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ㄑㄧˊ ㄐㄧˋ zhāi ㄓㄞ

齐部 共6画 上下结构 9F50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齐部

6画

上下结构

qi ji zi zhai

zhāi

象形字

YJJ

YKLL

SOND

00224

7871

3875

9F50

[413432] 点、横、撇、捺、撇、竖

齐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徂兮切頁碼225頁,第8

𠄷

異體𠫼、亝、齊、斉

𠄷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凡齊之屬皆从亝。

鉉注徐鍇曰:「生而齊者莫若禾麥。二,地也。兩傍在低處也。」

附注徐鍇繫傳:「𠄠,地也。」今按:甲骨文、早期金文「齊」像禾麥之穗,不從𠄠。一說「齊」即「𪗉」、「稷」的初文。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自兮反頁碼575頁,第2行,第1

𠄷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凡齊之屬,皆從齊。

鍇注臣鍇曰:「生而齊者,莫若禾麥也。二,地也,兩㫄在低處也。《淮南子》曰:『居高不可以爲脩。脩,長也。居下不可以爲短也。以二節其地形以高,𤰞則之形不齊而實齊也。故善爲國者,使士世其職;農安其畝;工樂其業;商便其肆,其地勢不同而其志樂同也。』《莊子》曰:『蟪蛄不知春秋,冥靈以八千歲爲春,此年壽不同而其生齊也;大鵬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鸒斯搶榆枋而不至,此大小不同而其行止齊也。』此莊周齊物之意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徂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268頁,第2許惟賢556頁,第2

𠄷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

段注从二者,象地有高下也。禾麥隨地之高下爲高下。似不齊而實齊。參差其上者,蓋明其不齊而齊也。引伸爲凡齊等之義。古叚爲臍字。亦叚爲𥚪字。徂兮切。十五部。

凡齊之屬皆从齊。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訓中,故《爾雅》齊州訓中州。《左傳》「天齊」即「天中」,又借為齋戒字,音近也。齊給、徇齊乃劑之借,敏捷而剪絕也。

白话解释

齐,禾麦吐穗时穗子上端处于同一高度。象形。所有与亝相关的字,都采用“亝”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之,像穀類植物之穗向上長得很整齊的樣子。金文第一例和甲文之形完全一致,第二例在下方增了「」,一則表示稻、麥長得很均等,一則表示音讀(、二有聲音關係)。因此,其構形應是從、二聲,或從二、聲(〈說文正補〉)。戰國文字之,承自金文第二例。篆文為整齊起見,只是延申二側的莖,將「」置於其中而已。字經隸書,形變作,稍失其形,楷書則沿之以定體。以上諸形,自金文第二例至楷書之齊,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

齊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43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567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437頁
4說文校箋第285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274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985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68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60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454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75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280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229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7057頁【補遺】第17059頁
14通訓定聲第2286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95頁【崇文】第2377頁
16說文句讀第913頁
17說文新證第562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293頁,第9字
19古字詁林第六冊,第559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677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