𩰱
字义 反馈

𩰱

复制

shāng ㄕㄤ

鬲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U+29C31
汉语字典

鬲部

16画

6画

上下结构

shang

shāng

UDGH

TQMRB

UCAJ

29C31

[4311121251254312]

𩰱字概述

折叠展开

〔𩰱〕字拼音是shāng 部首是鬲, 总笔画是16画。

〔𩰱〕字是上下结构

〔𩰱〕字仓颉码是TQMRB 五笔是UDGH 郑码是UCAJ

〔𩰱〕字的UNICODE是29C31。 十进制为171057,UTF-32:00029c31,UTF-8:F0 A9 B0 B1。

〔𩰱〕字的异体字是

𩰱的意思

折叠展开

𩰱

详细解释

同“”。

𩰱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鬲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91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459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1456頁,第10

唐韻》:式羊切;《集韻》:尸羊切,𡘋音商。
說文》:煑也。
玉篇》同「鬺」,亦作𩱑,《類篇》或作𩱐

注解

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鬲部

𩰱〕字拼音是shā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羊、鬲

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𩰱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式羊切頁碼86頁,第16

𩰱

𩰱煑也。从鬲羊聲。

附注《集韻・陽韻》:「𩰱,《說文》:『煮也。』或作鬺。」方成珪考正:「𩰱,从鬲,羊聲。此誤省作𩰱,據《說文》正。」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式陽反頁碼237頁,第5行,第1

𩰱煑也。從鬲羊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式羊切古音第十部頁碼444頁,第5許惟賢200頁,第9

𩰱䰞也。

段注𩰱亦作鬺。亦作䵼。《韓詩》。于以鬺之。惟錡及釜。《封禪書》。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亨鬺,《郊祀志》作鬺亨。亨,許兩切。謂煑而獻之上帝鬼神也。《毛詩》假湘爲之。毛曰:湘,烹也。

从鬲。聲。

段注式羊切。十部。

𩰱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71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241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191頁
4說文校箋第117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110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394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67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574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576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70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117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86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3364頁【補遺】第16497頁【後編】第14862頁
14通訓定聲第353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240頁【崇文】第957頁
16說文句讀第336頁
17古字詁林第三冊,第313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298頁,第3字

𩰱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𩰱(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𩰱(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𩰱(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