肎
笔顺 反馈

复制

kěn ㄎㄣˇ

冖部 共6画 上下结构 U+808E
汉语字典

冖部

6画

2画

上下结构

ken

kěn

PEF

BB

WWQ

37227

808E

[452511] 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横、横

肎字概述

折叠展开

〔肎〕字拼音是kěn 部首是冖, 总笔画是6画。

〔肎〕字是上下结构

〔肎〕字仓颉码是BB 五笔是PEF 四角号码是37227 郑码是WWQ

〔肎〕字的UNICODE是808E。 十进制为32910,UTF-32:0000808e,UTF-8:E8 82 8E。

〔肎〕字的异体字是

肎的意思

折叠展开

kěnㄎㄣˇ

基本解释

同“”。①附着在骨头上的肉。《説文•肉部》:“肎,骨間肉。肎肎,箸也。从肉,从咼省。” ②骨无肉。《説文•肉部》:“肎,骨無肉也。” ③可。《玉篇•肉部》:“肎,可也。今作肯。”

详细解释

”的异体字。

详细解释

”的异体字。

kěnㄎㄣˇ

肎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31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973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939頁,第10

唐韻》:苦等切,坑上聲。
說文》:骨閒肉也。
玉篇》:今作肯。

又,《集韻》:可亥切,音愷。
字林》:著骨肉也。

注解

〔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肎〕字拼音是kě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冖、⺼

〔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ěn] ⑴ 同“肯”。①附着在骨头上的肉。《説文•肉部》:“肎,骨間肉。肎肎,箸也。从肉,从咼省。” ②骨无肉。《説文•肉部》:“肎,骨無肉也。” ③可。《玉篇•肉部》:“肎,可也。今作肯。”

肎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肎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肎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苦等切頁碼133頁,第31

異體𦘫、肯

肎骨閒肉肎肎箸也。从𠕎,从冎省。一曰骨無肉也。

𠕔

異體𣍟𣍟𦙎

𠕔古文肎。

附注段玉裁注:「𥻳作肯。」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看等反頁碼346頁,第6行,第2

𠕔骨間肉肎肎箸也。從肉、冎省。一說骨無肉也。

鍇注臣鍇按:《莊子》庖丁云:「肎綮之間也。」

反切………頁碼346頁,第7行,第1

古文。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苦等切古音第一部頁碼707頁,第4許惟賢315頁,第4

𠕔骨閒肉肎肎箸也。

段注肎肎,附箸難解之皃。《莊子》說《庖丁解牛》曰:技經肯綮之未嘗。肯,崔引此解釋之。綮音罄。司馬云:猶結處也。按肎之言可也。故心所願曰肎。得其窾郤曰中肎。引伸之義也。

从肉。从冎省。

段注冎者,剔肉置其骨也。肎肎相箸。有待於剔。故從冎。陸德明引《說文》、《字林》皆口乃反。《唐韵》苦等切。按肎等二字古音同在一部。故皆在海韵。音轉入六部。乃在抍《等韵》也。𥛬作肯。

一曰骨無肉也。

段注此別一義。

古文肎。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本訓骨間,今訓乃可之假字,肎、可音近。

肯不肯、乃可之假,肯、可雙聲。

肎綮乃本訓。可曰肯者,即為可之假字。肎、可雙聲。

肯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65頁,第15字
2陳昌治本第356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275頁
4說文校箋第176頁,第19字
5說文考正第167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598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05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44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72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06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174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136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604頁【補遺】第16687頁
14通訓定聲第309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356頁【崇文】第1421頁
16說文句讀第524頁
17說文新證第350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83頁,第7字
19古字詁林第四冊,第508頁,第2字
20古字釋要第438頁,第8字

肎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肎(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肎(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肎(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肎(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