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kòu ㄎㄡˋ

扌部 共6画 左右结构 6263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扌部

6画

3画

左右结构

kou

kòu

形声字

RKG

QR

DJVV

56000

2099

3159

6263

[121251] 横、竖钩、提、竖、横折、横

扣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02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418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365頁,第4

唐韻》:苦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丘𠋫切,𡘋𡨥──擊也。
晉書・張華傳》:吳郡臨平岸,出一石鼓,華曰:可取蜀中桐材刻爲魚形,扣之則鳴矣。

又,《廣韻》、《正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后切,𡘋音口──義同。

又,《說文》:牽馬也。

本作𢼒,通作叩。

注解

〔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扣〕字拼音是kò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口,五行属

〔扣〕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口声。本义是拉住,牵住。

〔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òu] ⑴ 用圈、环等东西套住或拢住;把门~上。⑵ 衣纽⑶ 绳结⑷ 把器物口朝下放或覆盖东西⑸ 相符,符合⑹ 强留⑺ 从中减除⑻ 敲击

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