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即事朗读

野寺山家两寂然,小窗下有白头禅。
微风不动炉烟直,永日方中树影圆。
隐几读书长竟夕,闭门觅句可忘年。
幸无驷马高车客,触忤幽人到眼边。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即事译文及注释

《即事》

野寺山家两寂然,
小窗下有白头禅。
微风不动炉烟直,
永日方中树影圆。
隐几读书长竟夕,
闭门觅句可忘年。
幸无驷马高车客,
触忤幽人到眼边。

中文译文:
在野外的庙宇和山家都是寂静的,
小窗下坐着一位白发禅师。
微风不动,炉烟笔直上升,
整日都是树影圆圆的。
在隐几旁读书,时间长到夜晚,
闭门谋求那能让人忘却岁月的诗句。
幸运的是没有马车高车的客人来访,
以免打扰到这位幽居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在山间庙宇或山家中的生活状态。整首诗以清静、宁谧为主题,通过描绘环境和描写主人公的行为,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首先,诗中提到的“野寺山家”给人一种离尘的感觉,暗示着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一位白发禅师坐在小窗下,给人一种安详、虔诚的感觉。禅师的存在强调了诗中的宁静和超脱。

其次,诗中描绘了微风不动,炉烟笔直上升的景象,以及整日都是树影圆圆的景象。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静谧的氛围,与禅修的境界相呼应。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接着,诗中提到主人公在隐几旁读书,时间长到夜晚。这表明主人公对于学问的追求和专注,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沉浸。闭门谋求那能让人忘却岁月的诗句,表达了主人公通过诗歌的表达来寻找心灵的寄托和慰藉。

最后,诗中提到幸运的是没有马车高车的客人来访,以免打扰到这位幽居者。这句话强调了主人公的隐居和独处的状态,表达了对于宁静生活的珍惜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幽居生活的向往和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环境和主人公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脱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和描写都非常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一种静谧、舒适的感觉,使读者也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即事读音参考

jí shì
即事

yě sì shān jiā liǎng jì rán, xiǎo chuāng xià yǒu bái tóu chán.
野寺山家两寂然,小窗下有白头禅。
wēi fēng bù dòng lú yān zhí, yǒng rì fāng zhōng shù yǐng yuán.
微风不动炉烟直,永日方中树影圆。
yǐn jǐ dú shū zhǎng jìng xī, bì mén mì jù kě wàng nián.
隐几读书长竟夕,闭门觅句可忘年。
xìng wú sì mǎ gāo chē kè, chù wǔ yōu rén dào yǎn biān.
幸无驷马高车客,触忤幽人到眼边。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诗文推荐

一堂既虚閒,一室可息偃。松篁度风清,窗户去日远。幽禅过亭午,凉气生薄晚。阃内即妻孥,更深遂忘返。

涧蒲上九节,不受尘土姿。清泉自澡洁,白石相因依。种蕉水中央,佳处略似之。谁能后雕赏,惟有岁寒知。

因病不举酒,况当朱明天。客至但茗椀,谈诗复谈禅。甘寒百尺井,旧日陆子泉。安得僧舍雪,霏微湿茶烟。

松风夏逾清,竹日午更净。萧然松竹间,得此林壑性。异哉今日暑,无复有晨暝。疲薾安所逃,茅斋入僧定。

携簟入深竹,脱巾挂低枝。无令儿辈觉,更恐俗客知。清风何故来,口咏渊明诗。凉冷似太过,还从径中归。

岁事空馀数行历,年劳绕得几篇诗。犹悭雪片下弥陇,已放梅花开满枝。便是东风来解冻,春盘生菜属群儿。

归途似乌鹊,得树且依栖。一寸客亭烛,数声村舍鸡。路长风正北,野旷日沈西。梦作祠官去,江干入马蹄。

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龙蛇戢戢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馀。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