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东轩偶成五首译文及注释

《盛夏东轩偶成五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盛夏东轩偶成五首

涧蒲上九节,不受尘土姿。
清泉自澡洁,白石相因依。
种蕉水中央,佳处略似之。
谁能后雕赏,惟有岁寒知。

译文:
在盛夏的东轩,心衷之作共五首。
涧边的芦苇长得高高的,不受尘土的侵染。
清泉自然洁净,白色的石头相互依偎。
水中央种植着蕉树,美好之处有些相似。
谁能在后世欣赏这雕琢之作,唯有经历岁月寒冷的人才懂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夏的景象,作者在东轩之中凭感而作,共有五首。诗中以自然景物为主题,表现了清新和纯洁的意象。

首先,诗中的涧蒲(芦苇)高高地长在涧边,不受尘土的污染。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自身的清高之意,他不受外界的纷扰和烦恼,保持了自己的纯真本色。

接着,清泉自洁,白石相互依偎。清泉代表着纯净和清澈,白石则象征着纯洁的心灵,两者相互依偎,相得益彰。这表达了作者对于纯洁和和谐的追求。

最后,诗中提到水中央种植着蕉树,佳处略似之。蕉树常被赋予高洁的象征,它生长在水的中央,显示了作者追求高尚、美好的心境。

诗的最后两句"谁能后雕赏,惟有岁寒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诗作的期望。作者希望后世的人们能够欣赏他的作品,但只有经历过岁月寒冷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意义。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真正懂得欣赏美的人的期望和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于纯洁、高尚和美好的追求,同时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真挚情感和对于后世的期望。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