𣝍
字义 反馈

𣝍

复制

ㄅㄧˋ

木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2374D
汉语字典

木部

18画

14画

左右结构

bi

SAGF

DTII

FEFD

2374D

[123412121251124124]

𣝍字概述

折叠展开

〔𣝍〕字拼音是bì 部首是木, 总笔画是18画。

〔𣝍〕字是左右结构

〔𣝍〕字仓颉码是DTII 五笔是SAGF 郑码是FEFD

〔𣝍〕字的UNICODE是2374D。 十进制为145229,UTF-32:0002374d,UTF-8:F0 A3 9D 8D。

〔𣝍〕字的异体字是

𣝍的意思

折叠展开

𣝍

详细解释

拼音bì。壁柱。

𣝍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29頁,第21

同文書局本: 第558頁,第32

標點整理本: 第505頁,第9

唐韻》:弼戟切,音闢。
說文》:壁柱也。與欂字義同音異。

又,《集韻》:毗亦切,音擗──義同。

注解

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𣝍〕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蒪

𣝍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𣝍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𣝍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弼戟切頁碼187頁,第2

𦼭

異體𣝍

𦼭壁柱。从木,薄省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平碧反頁碼472頁,第2行,第1

𦼭璧柱。從木,薄省聲。

鍇注臣鍇曰:「即壁中小柱,《西京雜記》謂之壁帶,何晏《景福殿》謂之落帶。所謂落帶,金釭也;今人謂之破間柱。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弼戟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013頁,第2許惟賢447頁,第1

𦼭壁柱也。

段注壁柱謂附壁之柱。柱之小者。此與欂櫨之欂各字。篇,韵皆兩存不混。

從木。蒪聲。

段注弼戟切。古音在五部。按各本在㮞篆之後。誤也。今移正。

𦼭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68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476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370頁
4說文校箋第235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230頁,第19字
6說文今釋第81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42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10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19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45頁,第31字
11標注說文第234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188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971頁【補遺】第16887頁【後編】第18279頁
14通訓定聲第161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90頁【崇文】第1957頁
16說文句讀第741頁
17古字詁林第五冊,第870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577頁,第6字

𣝍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𣝍(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𣝍(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𣝍(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