𨐨
字义 反馈

𨐨

复制

ㄅㄧˋ

辛部 共17画 上下结构 U+28428
汉语字典

辛部

17画

10画

上下结构

bi

NKUJ

SJTT

XMBN

28428

[51325141431121132]

𨐨字概述

折叠展开

〔𨐨〕字拼音是bì 部首是辛, 总笔画是17画。

〔𨐨〕字是上下结构

〔𨐨〕字仓颉码是SJTT 五笔是NKUJ 郑码是XMBN

〔𨐨〕字的UNICODE是28428。 十进制为164904,UTF-32:00028428,UTF-8:F0 A8 90 A8。

〔𨐨〕字的异体字是

𨐨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ㄅㄧˋ

基本解释

同“”。法。《説文•辟部》:“𨐨,治也。”按:段玉裁改 作“法也”,并注云:“各本作‘治也’,今依《尚書》、《釋文》正。”《集韻•㫺韻》:“辟,《説文》:’法也。从卩,从辛。’卩,節制其辠也;从口,用法者也。古作𨐨。”

𨐨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辛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99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252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1235頁,第16

廣韻》、《集韻𡘋必益切,音璧──治也。與䢃同。

注解

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辛部

𨐨〕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辟、井

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ì] ⑴ 同“辟”。法。《説文•辟部》:“𨐨,治也。”按:段玉裁改 作“法也”,并注云:“各本作‘治也’,今依《尚書》、《釋文》正。”《集韻•㫺韻》:“辟,《説文》:’法也。从卩,从辛。’卩,節制其辠也;从口,用法者也。古作𨐨。”

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𨐨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必益切頁碼301頁,第10

𨐨

𨐨治也。从辟从丼。《周書》曰:「我之不𨐨。」

附注段注本作「法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𤰞僻反頁碼750頁,第7行,第1

𨐨治也。從辟、井。《周書》曰:「我之不𨐨。」

鍇注臣鍇曰:「井,法也,與刑同意。今《尚書》作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必益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727頁,第2許惟賢756頁,第2

𨐨法也。

段注各本作治也。今依《尙書釋文》正。《金縢》云:我之弗辟。某氏云:治也。馬鄭音避。謂避居東都。《說文》作𨐨。云必亦反。法也。

从辟井。

段注㓝字下引易曰:井者,法也。辟亦聲。必益切。十六部。

《周書》曰:我之不𨐨

段注許所據壁中古文也。葢孔安國以今字讀之,乃易爲辟字。馬鄭所注者,從孔讀。不今《尙書》作弗。

𨐨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92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750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572頁
4說文校箋第383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361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299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22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47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91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34頁,第15字
11標注說文第373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309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047頁【補遺】第17375頁
14通訓定聲第214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774頁【崇文】第3093頁
16說文句讀第1229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134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866頁,第1字

𨐨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𨐨(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𨐨(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𨐨(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𨐨(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𨐨(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