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è ㄟˋ

口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5443
汉语字典

口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e

è

形声字

KDBN

RMSU

JGYY

61012

0713

6332

5443

[2511355] 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竖弯钩

呃字概述

折叠展开

〔呃〕字拼音是è 部首是口, 总笔画是7画。

〔呃〕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木。

〔呃〕字仓颉码是RMSU 五笔是KDBN 四角号码是61012 郑码是JGYY 中文电码是0713 区位码是6332

〔呃〕字的UNICODE是5443。 十进制为21571,UTF-32:00005443,UTF-8:E5 91 83。

〔呃〕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呃〕字的异体字是

呃的笔顺

折叠展开

呃的意思

折叠展开

1èㄟˋ

基本解释

气逆上冲作声。~逆(因横隔膜拘挛引起的打嗝儿)。

详细解释

名词

1.鸡叫声或笑声crow

呝,喔也。从口,戹声。字亦作呃。 —— 《说文》

2.“按:呝喔双声连语。状鸡之声。”

良游呝喔。 —— 潘岳《射雉赋》

呃喔(禽鸟鸣声);呃呃(亦作呝呝。笑声);呃吓(笑声)

3.气逆作声。打嗝hiccup; hiccough

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 —— 朱震亨《丹溪心法》

4.另见 e。

2eㄟ˙

详细解释

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赞叹或惊异的语气。如:红霞映山崖呃!

2.另见 è。

èㄟˋ

详细解释

形容鸡叫的声音。

《玉篇•口部》:“呝,鸡声。亦作呃。”

气逆上冲。

明•张自烈《正字通•口部》:“呃,方书有呃逆症,气逆上冲作声也。”

食饱气呃。

1èㄟˋ

详细解释

1.气逆上冲而发出声音。

食饱气呃。

2.叹词。表示惊讶、提醒等。

呃,你怎么还不走、呃,别忘了带把伞。

2ē

详细解释

叹词。表示说话中的迟疑。

呃──,好吧,就这么办!。

3eㄟ˙

详细解释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赞叹或惊讶的语气。

你真了不起呃、好美的日出呃!。

呃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20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81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108頁,第8

廣韻》:烏界切,音隘──不平聲。

又,《玉篇》:於革切,音戹──本作呝,雞聲。詳後呝字註。

又,《正字通》:方書有呃逆症,氣逆上衝作聲也。
〇〔按〕呃字,去聲止見《廣韻》,人聲止見《玉篇》註中,《集韻》、《類篇》俱無呃字。

注解

〔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呃〕字拼音是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厄,五行属

〔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è] ⑴ 气逆上冲作声

呃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呃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呃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鳥格切頁碼45頁,第4

呝喔也。从口戹聲。

附注《玉篇・口部》:「呝,亦作呃。」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晏索反頁碼133頁,第1行,第2

呝喔也。從口戹聲。

鍇注臣鍇按:《易》曰:「笑言呝呝。」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烏格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44頁,第3許惟賢108頁,第11

呝喔也。

段注呝喔雙聲。《射雉賦》。良遊呃喔。引之規裏。《廣韵》卄一麥曰:呝喔,鳥聲。疑㒳篆文下本皆云呝喔。後人亂之耳。

从口。戹聲。

段注烏格切。十六部。

呝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4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128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110頁
4說文校箋第61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53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186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44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855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90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4頁,第20字
11標注說文第60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466頁,第4字
13說文詁林第2264頁【補遺】第16321頁
14通訓定聲第252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35頁【崇文】第537頁
16說文句讀第175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143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146頁,第2字

呃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elch; hiccup
  2. &gt , Schluckauf (S)
  3. couic

呃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呃(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呃(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呃(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