𩉴
字义 反馈

𩉴

复制

è ㄟˋ

革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29274
汉语字典

革部

13画

4画

左右结构

e

è

AFDB

TJMSU

EEPY

29274

[1221251123355]

𩉴字概述

折叠展开

〔𩉴〕字拼音是è 部首是革, 总笔画是13画。

〔𩉴〕字是左右结构

〔𩉴〕字仓颉码是TJMSU 五笔是AFDB 郑码是EEPY

〔𩉴〕字的UNICODE是29274。 十进制为168564,UTF-32:00029274,UTF-8:F0 A9 89 B4。

〔𩉴〕字的异体字是

𩉴的意思

折叠展开

𩉴

详细解释

同“”。

𩉴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車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73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240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1222頁,第18

廣韻》:於革切;《集韻》、《韻會》、《正韻》:乙革切,𡘋音厄。
正韻》:轅端橫木,駕馬領者。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衡任。〔註〕衡任,謂兩軛之閒也。〔疏〕服馬有二,一馬有一軛。軛者,厄馬領,不得出也。

集韻》或作枙。
莊子・馬蹄篇》:加之以衡枙。

又,叶乙役切,音鬱。
古詩》: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良無磐石固,虛名復何益。

注解

〔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車部

〔軛〕字拼音是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車、厄

〔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è] ⑴ 駕車時擱在牛馬頸上的曲木。

𩉴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𩉴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𩉴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𩉴(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𩉴(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