㭕
字义 反馈

复制

ㄑㄩ

木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3B55
汉语字典

木部

9画

5画

左右结构

qu

SFCY

DGI

FBZS

44932

3B55

[123412154]

㭕字概述

折叠展开

〔㭕〕字拼音是qū 部首是木, 总笔画是9画。

〔㭕〕字是左右结构

〔㭕〕字仓颉码是DGI 五笔是SFCY 四角号码是44932 郑码是FBZS

〔㭕〕字的UNICODE是3B55。 十进制为15189,UTF-32:00003b55,UTF-8:E3 AD 95。

〔㭕〕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汉字

㭕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拼音qū。置于驴背上驮载物品的板子。

㭕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44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520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466頁,第12

廣韻》:去魚切;《集韻》:丘於切,𡘋音祛。
說文》:极也。
廣韻》:板置驢上負物者。詳极註。

注解

〔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㭕〕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去

㭕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㭕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㭕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去魚切頁碼192頁,第11

㭕极也。从木去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遣如反頁碼488頁,第5行,第1

㭕极也。從木去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去魚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062頁,第4許惟賢468頁,第3

㭕极也。

段注《廣韵》曰:版置驢上負物。

從木。去聲。

段注去魚切。五部。

㭕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79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492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380頁
4說文校箋第245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237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84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48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20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245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50頁,第15字
11標注說文第243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195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174頁【補遺】第16909頁
14通訓定聲第1722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512頁【崇文】第2045頁
16說文句讀第772頁
17古字詁林第五冊,第954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591頁,第5字

㭕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board (on the back of a donkey) for carrying things; saddle

㭕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㭕(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㭕(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㭕(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㭕(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