漌
笔顺 反馈

复制

jǐn ㄐㄧㄣˇ

氵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6F0C
汉语字典

氵部

14画

11画

左右结构

jin

jǐn

形声字

IAKG

ETLM

VEJC

34115

6F0C

[44112212511121] 点、点、提、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横、竖、横

漌字概述

折叠展开

〔漌〕字拼音是jǐn 部首是氵, 总笔画是14画。

〔漌〕字是左右结构

〔漌〕字仓颉码是ETLM 五笔是IAKG 四角号码是34115 郑码是VEJC

〔漌〕字的UNICODE是6F0C。 十进制为28428,UTF-32:00006f0c,UTF-8:E6 BC 8C。

〔漌〕字的异体字是

漌的意思

折叠展开

jǐnㄐㄧㄣˇ

基本解释

清。

浸渍。

漌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37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645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593頁,第4

唐韻》:居隱切;《集韻》:几隱切,𡘋音謹──淸也。一曰漬也。

注解

〔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漌〕字拼音是jǐ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堇

〔漌〕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ǐn] ⑴ 清。⑵ 浸渍。

漌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漌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漌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呼旰切頁碼360頁,第18

𤁉

異體

𤁉漾也。東爲滄浪水。从水,𩁘省聲。

鉉注臣鉉等曰:从𩁘省,當作𡏳。而前作相承去土从大,疑兼从古文省。

異體𣶔

㵄古文。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喝散反頁碼878頁,第1行,第1

㵄漾也,東爲滄浪水。從水,難省聲。

反切………頁碼878頁,第1行,第2

古文漢如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呼旰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087頁,第2許惟賢912頁,第2

㵄漾也。

段注《尙書》某氏傳曰:泉始出山爲漾。按漾言其微,漢言其盛也。蕭何曰:語曰天漢。其名甚美。

東爲滄浪水。

段注《禹貢》文。《水經》曰:沔水又東過鄖縣南。又東北流。又屈東南,過武當縣東北。注曰:縣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洲。名滄浪洲。庾仲雍漢水記謂之千齡洲。非也。是世俗語譌。音與字變矣。地記曰:水出荆山。東南流爲滄浪之水。余按《禹貢》言又東爲滄浪之水。不言過而言爲者,明非他水決入也。葢漢,沔水自下有滄浪通稱爾。纏絡鄢郢。地連紀鄀。咸楚都矣。漁父歌之。不違水地。玉裁按鄭注《尙書》滄浪之水,言今謂夏水來同。故世變名焉。本未嘗謂他水決入。若地記云出荆山。是他水決入矣。

从水。難省聲。

段注𪄿難暵字從𡏳聲。則𤁉下亦云𡏳聲是矣。難省聲葢淺人所改。不知文殷元寒合韵之理也。呼旰切。十四部。

古文漢如此。

段注按古文從或,從大。或者,今之國字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𡏳聲。古文漢作㵄,恐係漢人所造。从□者,大國也。漢前無大國之漢。

白话解释

汉,漾河。东段被称作“滄浪水”。字形采用“水”作边旁,有所省略的“難”是声旁。,古文的“汉”的字形。

字形解说

金文之字形從水、難聲,篆文從水,難省聲。從水,表示與水相關;難省聲,表示音讀。隸變作、楷定作漢。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說文》古文從淢、從大會意。規範字作「汉」。

漢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12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904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686頁
4說文校箋第464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429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555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64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27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28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83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449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371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633頁【補遺】第17608頁
14通訓定聲第2846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926頁【崇文】第3701頁
16說文句讀第1497頁
17章授筆記第444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20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004頁,第5字

漌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漌(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漌(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