㜽
字义 反馈

复制

ㄗˇ

子部 共6画 上下结构 U+373D
汉语字典

子部

6画

3画

上下结构

zi

VBF

VVND

ZDYA

22407

373D

[555521]

㜽字概述

折叠展开

〔㜽〕字拼音是zǐ 部首是子, 总笔画是6画。

〔㜽〕字是上下结构

〔㜽〕字仓颉码是VVND 五笔是VBF 四角号码是22407 郑码是ZDYA

〔㜽〕字的UNICODE是373D。 十进制为14141,UTF-32:0000373d,UTF-8:E3 9C BD。

〔㜽〕字的异体字是

㜽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同“”。

㜽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子部

武英殿刻本: 第657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277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215頁,第9

集韻》:子,古作㜽。註詳部首。

注解

〔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子部

〔㜽〕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巛、子

㜽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㜽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㜽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卽里切頁碼489頁,第3

子十一月,陽气動,萬物滋,人以爲偁。象形。凡子之屬皆从子。

鉉注李陽冰曰:「子在襁緥中,足併也。」

𡿹

異體

𡿹古文子从巛,象髮也。

𢀇

異體𢀈𠙭

𢀇籒文子囟有髮,臂脛在几上也。

附注按:甲骨文、金文十二支第一位之「子」和第六位之「巳」、「子某」之「子」分用不混。前者與《說文》籀文形近,像小兒頭上有髮及兩脛之形;後者與小篆形近,上像幼兒頭及兩臂,下像兩足並入襁褓中。或以為二者是一字異體。「子」之本義當是「幼兒」,象形。借為干支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津矣反頁碼1140頁,第2行,第1

𢀇十一月陽气動,萬物滋入以爲稱。象形也。凡子之屬,皆從子。

鍇注臣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气所起,人承陽本其初,故以爲稱。《律厤志》曰:『孳萌於子也。』通論詳矣。」

反切………頁碼1140頁,第4行,第1

古文從巛,髪也。

反切………頁碼1140頁,第4行,第2

籒文子從囟有髪,臂脛在几上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卽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968頁,第1許惟賢1288頁,第9

𢀇十一月昜气動。萬物滋。

段注《律書》。子者,滋也。言萬物滋於下也。《律曆志》曰:孶萌於子。

人㠯爲偁。

段注人各本譌入。今正。此與以朋爲朋攩,以韋爲皮韋,以烏爲烏呼,以來爲行來,以西爲東西一例。凡言以爲者,皆許君發明六書叚借之法。子本陽气動萬物滋之偁。萬物莫靈於人。故因叚借以爲人之偁。

象形。

段注象物滋生之形。亦象人首與手足之形也。卽里切。一部。

凡子之屬皆从子。

古文子。从巛。象髮也。

段注象髮與𩠐同意。

籒文子,𦥓有髮,

段注巛也。

臂,

段注北也。

脛,

段注人也。

在几上也。

段注《木部》曰:牀者,安身之几坐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小徐云,貴人之子,腦已合,尚在襁褓之中,故一足。兒為賤者之子,腦未合,已不在襁褓之中,故見二足。方言「崽」即古文子之形省,𢀇省為崽,子、崽音近。

籀文作𢀇,因譌作崽。

白话解释

子,在十二地支之中,“子”代表十一月,这时阳气发动,万物滋生,人假借“子”作称呼。字形像幼儿的形象。所有与子相关的字,都采用“子”作边旁。,这是古文写法的“子”字,字形采用“巛”作边旁,巛,像幼儿的头发。,这是籀文写法的“子”字,头顶有头发,手臂与小腿都放在几案上。

字形解说

甲骨文二例,都像嬰兒之形。其第一例,上像其頭,左右像手,中像身,下像兩腳相併,正像嬰兒的樣子;第二例只是頭上多了,像其髮而已,和第一例音、義完全相同。金文、戰國文字、篆文之形和甲文沒什麼差異,僅兩手姿勢表現不同而已。隸書雖承於篆文,卻最像戰國文字。楷書沿於隸書,形變不大。以上諸形,都據具體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子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70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1246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927頁
4說文校箋第651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583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2162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596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722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080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88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625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514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4164頁【補遺】第18135頁
14通訓定聲第65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92頁【崇文】第5165頁
16說文句讀第2131頁
17說文新證第970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610頁,第4字
19古字詁林第十冊,第1065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353頁,第1字

㜽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ncient form of 子) child, seed, 1st terrestrial branch

㜽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㜽(甲骨文·商·子组) 甲骨文 子组

㜽(甲骨文·商·圆体类子卜辞) 甲骨文 圆体类子卜辞

㜽(甲骨文·商·劣体类子卜辞) 甲骨文 劣体类子卜辞

㜽(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㜽(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㜽(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㜽(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㜽(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㜽(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㜽(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㜽(传抄·宋·三体阴符经) 传抄 三体阴符经

㜽(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㜽(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