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gào ㄍㄠˋ

口部 共7画 上下结构 544A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口部

7画

4画

上下结构

gao

gào

会意字

TFKF

HGR

MBJ

24601

0707

2470

544A

[3121251] 撇、横、竖、横、竖、横折、横

告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古奧切頁碼39頁,第7

𠰛

異體吿、告

𠰛牛觸人,角箸橫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易》曰:「僮牛之告。」凡告之屬皆从吿。

附注段玉裁注:「牛、口為文,未見告義;且字形中無木,則告意未㬎。」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古奧反頁碼121頁,第7行,第1

𠰛牛觸人,角箸橫木,所以告人也。從口,從牛,《易》曰:「僮牛之告。」凡告之屬,皆從告。

鍇注臣鍇按:《詩》曰:「設其楅衡。」設木橫於牛角,以防抵觸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古沃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12頁,第1許惟賢93頁,第5

𠰛牛觸人。角箸橫木。所㠯吿人也。从口。从牛。

段注如許說則告卽楅衡也。於牛之角寓人之口爲會意。然牛與人口非一體。牛口爲文。未見告義。且字形中無木。則告意未㬎。且如所云是未嘗用口。是告可不用口也。何以爲一切告字見義哉。愚謂此許因童牛之告而曲爲之說。非字意。故《木部》楅下不與此爲轉注。此字當入《口部》。从口,牛聲。牛可入聲讀玉也。《廣韵》。吿上曰告。發下曰誥。古沃切。三部。音轉古到切。又汪氏龍曰:此因嚳字。故立《吿部》。愚謂誠然。嚳从斆省。斆亦教也。教之故急急吿之。吿亦聲。然則當立斆部。嚳屬焉。不當有告部。

易曰:僮牛之吿。

段注《大畜》爻辭。僮牛,僮昏之牛也。吿,九家同。王弼作牿。

凡吿之屬皆从吿。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从口牛聲。牛,事也,所以告事也。

从口牛者,牛,事也,所以告事也。

白话解释

告,牛用角撞人,古人在牛角上系橫木,用它来告发罪人,横木撞到谁,谁就是罪人。字形采用“口、牛”会义。《易经》上说:“僮牛之告。”所有与告相关的字,都采用“告”作边旁。

字形解说

從甲骨文到楷書。告字字形都是從口、從牛。從口,是禱告的動作;從牛,是獻給神的犧牲,牛於祭牲中最大,所以以牛為代表。表示在祭祀中獻上犧牲,向神禱告,祈求福佑。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告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1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110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99頁
4說文校箋第51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44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54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9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72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7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9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49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40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068頁【補遺】第16292頁
14通訓定聲第112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9頁【崇文】第473頁
16說文句讀第150頁
17說文新證第95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61頁,第4字
19古字詁林第一冊,第753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21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