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huǐ ㄏㄨㄟˇ

殳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6BC1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殳部

13画

9画

左右结构

hui

huǐ

形声字

VAMC 86 、 EAWC 98

HMHNE

NBBQ

77147

3014

2757

6BC1

毀,燬

[3215111213554] 撇、竖、横、横折、横、横、横、竖、提、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捺

毁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許委切頁碼455頁,第28

毀缺也。从土,毇省聲。

𣪷

𣪷古文毀从𡈼

附注王筠句讀:「毀之而後缺,缺非毀之正訓,當作𣀩也。」朱駿聲《通訓定聲》:「从𡈼者俗字,非古文。」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吁委反頁碼1071頁,第3行,第1

𣪷缺也。從土,毇省聲。

反切………頁碼1071頁,第3行,第2

古文毀從𡈼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許委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763頁,第1許惟賢1201頁,第3

𣪷缺也。

段注缺者,器破也。因爲凡破之偁。

从土。毇省聲。

段注許委切。十六部。

古文毀。从王。

字形解说

戰國金文與楚簡作「毀」,從臼、從?、從殳,與《說文》古文「」構形相同。聲符「毇」所從之「殳」,戰國文字或從「攴」,殳、攴義近,通用無別,楷書從「殳」。形符所從之「土」,或形變為「?」形,隸書、楷書並皆從「土」。聲符中之臼,隸書訛變為「?」,或筆畫相交而作「白」形,楷書從「臼」。隸書、楷書從篆文隸變而來。《說文‧土部》:「毀,缺也。从土、毇省聲。」又「?,古文毀,从?。」「毀」字從土、毇省聲。從土,表示與製作陶器相關;從毇,表示音讀,兼表舂搗之義(毇從䊆、從殳,會合為舂搗糙米的意思)。本義為器物缺損。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毁」。

毀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03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1163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865頁
4說文校箋第606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541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2008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362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6734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287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60頁,第19字
11標注說文第582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479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271頁【補遺】第17997頁
14通訓定聲第224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201頁【崇文】第4801頁
16說文句讀第1985頁
17古字詁林第十冊,第280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1254頁,第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