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ㄈㄨˋ

亻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5085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亻部

12画

10画

左右结构

fu

形声字

WGEF 86 、 WSFY 98

OIBI

NFDS

23242

0265

2421

5085

[321251124124] 撇、竖、横、竖、横折、横、横、竖、点、横、竖钩、点

傅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方遇切頁碼261頁,第3

傅相也。从人尃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五反切弗孺反頁碼670頁,第3行,第3

傅相也。從人尃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方遇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487頁,第3許惟賢653頁,第4

傅相也。

段注《左傳》。鄭伯傅王。注曰:傅,相也。賈子曰:傅,傅之德義。古假爲敷字。如禹敷土,亦作禹傅土是也。亦爲今之附近字。如凡言附箸是也。

从人。尃聲。

段注方遇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引申為附,其實傅訓相,相又訓兩人切近,故可引申為附。聲轉為把(訓附,平聲),猶輔聲轉為巴,匍聲轉為扒。

太傅(先生),漢有傅婢(亦女先生)。附近之附可作傅。

相也。古引申為附字用,因傅訓相,相又訓兩人切近,故可引申訓坿。聲轉為巴(訓坿),猶輔聲轉為巴、匍聲轉為扒。《漢書》「傅婢」。

相也。古引申為附,其實傅訓相,相又訓兩人切近,故可引申為附。聲轉為八(訓附),猶輔聲轉為巴、[匍]聲轉為扒。漢「傅婢」,婢之年老者,專教人讀書。

白话解释

傅,辅佐。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尃”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作,從人從「」,下體從又,又、寸同義,乃「尃」的古體。從人,示其身分。從尃,聲符,注明音讀,兼表義。尃,本義為分布,引申有傳達、擴大之義。會二字得輔助、教導之義。戰國文字承之,從尃。篆文承之,亦從尃。隸書承自篆文,所從「尃」略有變形。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在六書屬於形聲兼會意。

傅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13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655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500頁
4說文校箋第331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314頁,第19字
6說文今釋第1136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939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4015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67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03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325頁,第17字
12說文注箋第267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041頁【補遺】第17197頁
14通訓定聲第1612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690頁【崇文】第2757頁
16說文句讀第1067頁
17章授筆記第334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331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768頁,第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