疻
笔顺 反馈

复制

zhǐ ㄓˇ

疒部 共10画 半包围结构 75BB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疒部

10画

5画

半包围结构

zhi

zhǐ

UKWI

KRC

TJO

00186

75BB

[4134125134] 点、横、撇、点、提、竖、横折、横、撇、点

疻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諸氏切頁碼247頁,第19

疻毆傷也。从𤕫只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手支反頁碼634頁,第3行,第2

疻毆傷也。從疒只聲。

鍇注臣鍇按:《漢書音義》:「以杖毆人,青黒腫起而無創瘢者,律謂疻。」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諸氏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401頁,第6許惟賢614頁,第3

疻疻痏,

段注逗。

毆傷也。

段注疻痏二字各本無。依全書通例補。《漢書》薛宣傳。廷尉引傳曰:遇人不以義而見疻者,與痏人之罪鈞。惡不直也。應劭曰:以杖手毆擊人。剝其皮膚。起靑黑而無創瘢者。律謂疻痏。按此,應注譌脫。《急就篇》顔注云:毆人皮膚腫起曰疻。毆傷曰痏。葢應注律謂疻下奪去六字。當作其有創瘢者謂痏。《文𨕖》嵇康詩。怛若創痏。李善引《說文》。痏,瘢也。正與應語合。皆本《漢律》也。疻輕痏重。遇人不以義而見疻。罪與痏人等。是疻人者輕論。見疻者重論。故曰惡不直也。創瘢謂皮破血流。

𤕫。只聲。

段注諸氏切。十六部。

疻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85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619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474頁
4說文校箋第312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298頁,第17字
6說文今釋第1076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83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83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58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91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307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2520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7652頁【補遺】第17143頁
14通訓定聲第204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653頁【崇文】第2609頁
16說文句讀第1005頁
17古字詁林第七冊,第50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732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