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tái ㄊㄞˊ tāi ㄊㄞ

厶部 共5画 上下结构 53F0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厶部

5画

2画

上下结构

tai

tái tāi

形声字

CKF

IR

ZSJ

23600

0669

4408

53F0

檯,颱,臺

[54251] 撇折、点、竖、横折、横

台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與之切頁碼42頁,第21

台說也。从口㠯聲。

附注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古銘『以』多作『台』。」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偷咍反、與之反頁碼128頁,第3行,第2

台悅也。從口㠯聲。

鍇注臣鍇按:《史記・序傳》曰:「諸吕不台」作此字。言不爲人所怡恱也。臣次立曰:「又與之反。」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与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30頁,第4許惟賢102頁,第4

台說也。

段注台說者,今之怡悅字。《說文》怡訓和。無悅字。今文《尙書》。舜讓于德不台。見《漢書・王莽傳》,班固《典引》。而《五帝本紀》本之作舜讓于德不台懌。《自序》曰:唐堯遜位,虞舜不台。惠之早霣,諸呂不台。皆謂不爲百姓所悅也。古文《禹貢》。袛台德先。鄭注。敬悅天子之德旣先。

从口。㠯聲。

段注与之切。一部。按《湯誓》、《高宗彤日》、《西伯戡黎》皆云如台。《殷本紀》皆作柰何。《釋詁》台予同訓我。此皆以雙聲爲用。何予台三字雙聲也。

字形解说

金文、戰國文字、篆文字形都是從口、以聲。口是人嘴,表示用口將怡悅的心情說出來;以聲,表示音讀。台字借為第一人稱代詞之後,轉注為從心、台聲的「怡」字。隸書、楷書「以」字訛變為「ㄙ」。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台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8頁,第13字
2陳昌治本第120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105頁
4說文校箋第56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48頁,第17字
6說文今釋第171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18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79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63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2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55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434頁,第5字
13說文詁林第2171頁【補遺】第16309頁
14通訓定聲第681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27頁【崇文】第505頁
16說文句讀第162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62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34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