剟
笔顺 反馈

复制

duō ㄉㄨㄛ

刂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525F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刂部

10画

8画

左右结构

duo

duō

形声字

CCCJ

EEEEN

XSXK

72400

525F

[5454545422] 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点、竖、竖钩

剟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7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41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69頁,第19

唐韻》:陟劣切;《集韻》、《韻會》:株劣切,𡘋音輟。
說文》:刊也。从刀,叕聲。
商子・定分篇》:有敢剟定法令者死。

又,刺也。
史記・張耳陳餘傳》:吏治榜笞,數千刺剟,身無可擊者。

又,割也。
前漢・賈誼傳》:剟寢戸之簾。〔註〕師古曰:剟謂割取之也。

又,與掇通。
前漢・王嘉傳》:掇去宋弘。〔註〕師古曰:掇,讀曰剟。剟,削也。

又,《唐韻》:丁活切;《集韻》、《韻會》:都活切;《正韻》:都括切,𡘋音掇。郭璞《爾雅・序》:剟其瑕礫。〔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礫。剟音掇。

注解

〔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剟〕字拼音是duō,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叕、刂

〔剟〕字造字法是形声。本义是削,删除。

〔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uō] ⑴ 刊削;删除。《廣雅•釋詁三》:“剟,削也。”⑵ 割取;选取。《漢書•賈誼傳》:“盜者剟寢户之簾,搴兩廟之器。”⑶ 刺,戳。《史記•張耳陳餘列傳》:“榜笞數千,刺剟,身無可擊者,終不復言。”⑷ 击。《廣韻•末韻》:“剟,擊也。”⑸ 通“贅”。无用的。《淮南子•繆稱》:“物莫無所不用……是故聖人制其剟材,無所不用矣。” [chì] ⑴ 同“㓼”。《集韻•止韻》:“㓼,或作剟。”

剟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剟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