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chí ㄔˊ

弓部 共6画 左右结构 5F1B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弓部

6画

3画

左右结构

chi

chí

形声字

XBN

NPD

YZYI

14212

1716

1958

5F1B

[515525] 横折、横、竖折折钩、横折钩、竖、竖弯钩

弛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弓部

武英殿刻本: 第855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357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301頁,第6

廣韻》:施是切;《集韻》、《韻會》:賞是切;《正韻》:詩止切,𡘋音豕。
說文》:弓解也。
禮・曲禮》:弛弓尚角。
儀禮・鄕射禮》:不勝者執弛弓。

又,放也。
爾雅・釋詁》〔註〕:弛,放也。〔疏〕以弓釋弦曰弛,故云弛放。
前漢・武帝紀》:跅弛之士。〔註〕跅者,跅落無撿局也;弛者,放廢不遵法度也。又,〈賈山傳〉:臣恐朝廷之解弛。〔註〕弛,放也。

又,《爾雅・釋詁》:易也。〔註〕相延易。

又,《廣韻》:置也、舍也、緩也。
周禮・地官・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四曰弛力。〔註〕息繇役也。

又,《廣韻》:釋也。
周禮・春官》:凡國之大憂令弛縣。〔註〕弛,釋下之。

又,《廣韻》:去離也。
左傳・莊二十二年》:弛于負擔。

又,壞也。
史記・河渠書》:延道弛兮離常流。〔註〕河道皆弛壞。

又,《集韻》:余支切,音移──攺易也。

又,《集韻》:丑豸切,音褫──落也。

又,通作施。
周禮・天官・小宰》:斂弛之聮事。〔註〕弛,讀爲施。

注解

〔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弓部

〔弛〕字拼音是ch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弓、也,五行属

〔弛〕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弓,也声。本义是放松弓弦。

〔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í] ⑴ 放松,松懈,解除⑵ 延缓

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