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xià ㄒㄧㄚˋ ㄏㄜˋ

口部 共6画 左右结构 5413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口部

6画

3画

左右结构

xia he

xià

形声字

KGHY

RMY

JAID

61030

0687

4737

5413

[251124] 竖、横折、横、横、竖、点

吓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89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211頁,第37

標點整理本: 第140頁,第26

唐韻》:呼訝切;《集韻》:虛訝切,𡘋音罅。
集韻》亦作赫。
詩・大雅》:反予來赫。〔箋〕口拒人謂之赫。〔釋文〕赫亦作嚇,鄭許嫁反。
莊子・秋水篇》:鴟得腐䑕,鵷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註〕司馬云:怒其聲,恐其奪己也。〔釋文〕嚇,許嫁反。
集韻》亦作哧。

又,《廣韻》:笑聲。

又,《廣韻》:呼格切;《集韻》:郝格切,𡘋音赫──義同。
詩・大雅》:〔釋文〕毛音許白反。
莊子・秋水篇》:〔釋文〕又,許伯反。

又,《廣韻》:怒也。

集韻》:通作赫,或作䓇、奭。

注解

〔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嚇〕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è、xià,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赫

〔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è] ⑴ 见“吓”。⑵ 怒斥声:“仰面视之,曰:‘~’!”⑶ 张开:“或~鳃乎岩间”。 [xià] ⑴ 见“吓”。

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