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ㄒㄧ

氵部 共11画 左中右结构 6DC5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氵部

11画

8画

左中右结构

xi

形声字

ISRH

EDHL

VFPD

32121

3215

6832

6DC5

[44112343312] 点、点、提、横、竖、撇、点、撇、撇、横、竖

淅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01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629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576頁,第14

唐韻》:先擊切;《集韻》、《韻會》:先的切,𡘋音錫。
說文》:汰米也。
孟子》:接淅而行。

又,淅瀝,雨聲。夏侯孝〈若寒雪賦〉:集洪霰之淅瀝。

又,淅川,縣名。
廣輿記》:屬河南南陽府,漢淅縣,後魏淅川。

集韻》或作𥺚

注解

〔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淅〕字拼音是,左中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析,五行属

〔淅〕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析声。本义是淘 ([En.] 米) ,以水洗 ([En.] 米)。

〔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ī] ⑴ 〔~~〕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如“秋风~~吹我衣”。⑵ 〔~沥〕象声词,形容雨雪声,落叶声,风声,如“霰~~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叠用作“淅淅沥沥”,如“~~~~下起雨来”。⑶ 淘米:“百姓开门而待之~,~米而储之,唯恐其不来也”。

淅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淅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