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sǔn ㄙㄨㄣˇ

⺮部 共10画 上下结构 7B0B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部

10画

4画

上下结构

sun

sǔn

形声字

TVTR

HSK

MXMA

88507

4571

4381

7B0B

[3143145113] 撇、横、点、撇、横、点、横折、横、横、撇

笋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00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878頁,第21

標點整理本: 第838頁,第20

廣韻》:思引切;《集韻》:聳尹切,𡘋音隼──竹胎也。

又,《本草》:澤蘭根名地笋,以根可食也。

集韻》本作筍。

注解

〔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笋〕字拼音是sǔ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尹,五行属

〔笋〕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尹( yǐn )声。本义是竹笋。

〔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ǔn] ⑴ 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茎、芽,又称“竹笋”,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⑵ 竹子的青皮⑶ 同“榫”。

笋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笋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