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zhū ㄓㄨ shú ㄕㄨˊ

木部 共6画 独体字 6731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木部

6画

独体字

zhu shu

zhū shú

指事字

RII 86 、 TFI 98

HJD

MBKO

25900

2612

5476

6731

[311234] 撇、横、横、竖、撇、捺

朱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20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509頁,第13

標點整理本: 第455頁,第10

唐韻》:章俱切;《集韻》、《韻會》:鐘輸切;《正韻》:專於切,𡘋音珠。
說文》:赤心木,松柏之屬。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記其心。〔徐曰〕木之爲物,含陽於內,南方之火所自藏也。

又,《山海・西荒經》:蓋山之國有樹,赤皮,名朱木。

又,朱赤,深纁也。
詩・豳風》:我朱孔陽。〔註〕謂朱色光明也,寄位於南方。

又,朱儒,短小之稱。
左傳・襄四年》:臧武仲敗於邾,國人歌之曰:朱儒朱儒,使我敗於邾。或作侏儒。

又,姓。
統譜》:顓頊之後封邾,後爲楚滅,子孫去邑爲朱。又,望出吳郡。

又,《集韻》:慵朱切,音殊──朱提,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犍爲郡。

注解

〔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朱〕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ū、shú,独体字,五行属

〔朱〕字造字法是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本义是赤心木。

〔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ū] ⑴ 红色⑵ 矿物名⑶ 姓。 [shú] ⑴ 〔~提( shí )〕古地名。 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