夛
笔顺 反馈

复制

duō ㄉㄨㄛ

夕部 共6画 上下结构 U+591B
汉语字典

夕部

6画

3画

上下结构

duo

duō

VQU

NMMN

XBRS

17207

591B

[511354] 横折、横、横、撇、横撇/横钩、点

夛字概述

折叠展开

〔夛〕字拼音是duō 部首是夕, 总笔画是6画。

〔夛〕字是上下结构

〔夛〕字仓颉码是NMMN 五笔是VQU 四角号码是17207 郑码是XBRS

〔夛〕字的UNICODE是591B。 十进制为22811,UTF-32:0000591b,UTF-8:E5 A4 9B。

〔夛〕字的异体字是

夛的意思

折叠展开

duōㄉㄨㄛ

基本解释

古同“”。

夛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下 部首:夕部

武英殿刻本: 第582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246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181頁,第22

古文: 𡖇𡖈

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𡘋朵平聲。
爾雅・釋詁》:衆也。
詩・小雅》:謀夫孔多。
增韻》:不少也。
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
禮・坊記》:取數多者,仁也。

又,勝也。
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
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又,刻求也。
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必求多于汝,汝必不免。

又,稱美也。
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
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

又,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

又,荒俗呼父爲阿多。
唐書・德宗紀》:正元六年,回紇可汗謝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

又,姓。漢多軍、多卯,宋多岳。

又,梵語吃栗多,華言賤人;底栗多,華言畜生。

又,樹名。貝多樹,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冬不凋。見《酉陽雜俎》。又,南印建那補羅國北有多羅樹,株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采用之。見《西域記》。

又,叶都牢切,音刀。蘇轍〈巫山廟〉詩:歸來無恙無以報,山下麥熟可作醪;神君尊貴豈待我,再拜長跪神所多。又,《詩・魯頌》:享以騂犧,是饗是宜,降福既多。
正字通》:〔朱傳〕犧,虚宜、虚何二反;宜,牛奇、牛多二反;多,章移、當何二反。
字彙》專叶音趨,不知《》有二反也。
〇〔按〕朱子意,若从上虚宜切之犧,牛奇切之宜,則當何切之多,宜叶章移切,音貲;若从下多字叶,則犧叶虚何切,音呵,宜叶牛多切,音哦。一在支韻止攝,一在歌韻果攝,《字彙》叶逡須切,音趨,錯入虞韻遇攝,《正字通》譏《字彙》不知二反,殊不知其錯入虞韻,幷不知一反也。

說文》: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爲多。重夕爲多,重日爲曡。

注解

〔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夕部

〔多〕字拼音是duō,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夕、夕,五行属

〔多〕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是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uō] ⑴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⑵ 数目在二以上⑶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⑷ 过分,不必要的⑸ 相差的程度大⑹ 表示惊异、赞叹⑺ 表示某种程度⑻ 表疑问⑼ 姓。

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夛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much, many; more than,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