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听杨姝琴)

清平乐(听杨姝琴)朗读

殷勤仙友。
劝我千年酒。
一曲履霜谁与奏。
邂逅麻姑妙手。
坐来休叹尘劳。
相逢难似今朝。
不待亲移玉指,自然痒处都消。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清平乐
相关诗文:

清平乐(听杨姝琴)译文及注释

《清平乐(听杨姝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之仪。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殷勤的仙友,劝我喝千年的美酒。
一曲履霜,谁来演奏呢?
邂逅麻姑,她的手巧妙非凡。
坐下来,放下尘劳的牢骚。
相逢难得像今天这样美好。
不需要她亲自移动玉指,
只要有痒处,自然都会消失。

诗意:
这首诗以清平乐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清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描述了仙境中的殷勤仙友劝告作者喝千年酒,象征着对永恒美好的追求。一曲履霜指的是仙乐,麻姑则象征着仙境中的仙女,她的妙手指的是仙乐的演奏。作者在麻姑的陪伴下,坐下来放下尘劳的牢骚,舒展心情,享受清平的乐趣。今天的相逢难得美好,让作者感到无比珍惜。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的信任,认为不需要麻姑亲自动手,只要有痒处,自然会消失,暗示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顺从。

赏析:
这首诗以清平世界为背景,通过描绘仙乐和仙女的形象,表达了对清平安宁、纯净快乐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仙境是一个超越尘世的理想之境,仙友的殷勤劝酒、麻姑的妙手演奏,使诗中的景象充满了神秘和美好。作者通过与麻姑的邂逅,暂时抛开尘世的劳累,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的宁静和快乐。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信任,认为只要顺应自然的力量,痒处自然会消失,体现了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顺从态度。

整首诗情感宁静、欢愉,展示了作者对清平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手法,诗中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安逸的美好境界。

清平乐(听杨姝琴)读音参考

qīng píng lè tīng yáng shū qín
清平乐(听杨姝琴)

yīn qín xiān yǒu.
殷勤仙友。
quàn wǒ qiān nián jiǔ.
劝我千年酒。
yī qǔ lǚ shuāng shuí yǔ zòu.
一曲履霜谁与奏。
xiè hòu má gū miào shǒu.
邂逅麻姑妙手。
zuò lái xiū tàn chén láo.
坐来休叹尘劳。
xiāng féng nán shì jīn zhāo.
相逢难似今朝。
bù dài qīn yí yù zhǐ, zì rán yǎng chù dōu xiāo.
不待亲移玉指,自然痒处都消。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李之仪诗文推荐

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为爱梅花如粉面。天与功夫,不似人间见。几度拈来亲比看。功夫却是花枝浅。觅得归来临几砚。尽日相看,默默情无限。更不嗅时须百遍。分明销得人肠断。

昨日霜风入绛帷,曲房深院绣帘垂。屏风几曲画生枝。酒韵渐浓欢渐密,罗衣初试漏初迟。已凉天气未寒时。

雨暗轩窗昼易昏。强敧纤手浴金盆。却因凉思谢飞蚊。酒量羡君如鹄举,寒乡怜我似鸱蹲。由来同是一乾坤。

九十日春都过了,寻常偶到江皋。水容山态两相饶。草平天一色,风暖燕双高。酒病厌厌何计那,飞红更送无聊。莺声犹似耳边娇。难回巫峡梦,空恨武陵桃。

休嗟磨折。看取罗巾血。殷勤且话经年别。庭花番怅望,檐雨同呜咽。明半灭。灯光夜夜多如月。无复伤离缺。共保冰霜洁。不断梦,从今歇。收回书上絮,解尽眉头结。...

霜压晓,月收阴。斗寒深。看尽灯花金鸭冷,卷残衾。卯酒从谁细酌,余香无计重寻。空把夜来相见梦,写文琴。

以三阕见寄,辄次其韵坐久灯花开尽,暗惊风叶,初报霜寒。冉冉年华催暮,颜色非丹。搅回砀、蛩吟似织,留恨意、月彩如摊。惨无欢。篆烟萦素,空转雕盘。何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