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庐山归城赋四首

白庐山归城赋四首朗读

才去还回似不情,萧然两耳乱泉声。
衣巾染得江岚透,谁道山人骨亦清。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萧然泉声衣巾人骨
相关诗文:

白庐山归城赋四首译文及注释

《白庐山归城赋四首》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才刚离开却又回来,心情似乎有些不情愿,
耳边传来的是白庐山的泉水声,使人感到静谧。
衣巾沾染了江岚的湿气,谁能想到山中人的骨骼也是清洁的。

诗意:
这首诗词以归城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白庐山的离别和归来之情。诗人刚刚离开白庐山,却又不情愿地回来了,这种心情在诗中体现出来。他听到耳边传来的是白庐山的泉水声,这使他感到平静和宁静。诗中还描绘了诗人身上的衣巾沾染了江岚的湿气,这暗示着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的真实感受。最后一句表达出山中人的骨骼也是洁净的,传递出一种山中人纯洁的品质和精神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白庐山的离别和回归之情。诗人用"才去还回似不情"一句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情绪,虽然离开了白庐山,但又不情愿地回到了这里。"萧然两耳乱泉声"一句通过形容诗人耳边传来的泉水声,展现了白庐山的静谧和宁静。接着,"衣巾染得江岚透"这句通过描绘诗人身上的衣巾沾湿了江岚的湿气,将读者带入了山中的氛围,增添了一种真实感。最后一句"谁道山人骨亦清"则表达了山中人的骨骼也是洁净的,这里的"清"既有物质上的纯净,也有精神上的纯洁之意。整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展示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山中人的品质的赞美,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

白庐山归城赋四首读音参考

bái lú shān guī chéng fù sì shǒu
白庐山归城赋四首

cái qù hái huí shì bù qíng, xiāo rán liǎng ěr luàn quán shēng.
才去还回似不情,萧然两耳乱泉声。
yī jīn rǎn dé jiāng lán tòu, shuí dào shān rén gǔ yì qīng.
衣巾染得江岚透,谁道山人骨亦清。

董嗣杲诗文推荐

日日步春去,偶值江色晴。杨柳翠频蹙,不管黄鹂声。归栖官屋寒,月暗灯不明。独坐想游衍,西湖无限情。

山童携竹杖,支我步城头。东风扑酒香,吹醒殊乡愁。江波荡太阳,万顷金色浮。土人不识此,我可专春游。

客篱倏见野棠开,红紫无心委雨苔。闭户自偿书债去,题桥谁作酒佣来。晚知屋上青山改,老为江头白骨哀。岛瘦郊寒诗是崇,断然难画入云台。

登城最凄黯,绝殢脂粉醉。万里烟尘蒙,掩此战争地。江风荡渔歌,便觉春光异。嗟我道不行,颇动乘桴志。

江城趁春游,爱寻郭外圃。烟花羃酒帘,风声飏商鼓。午风荡江面,兵船问沙浦。浦断官柳阴,絮雪待晴吐。野花媚游眼,红白开晴雨。谁怜荡子身,年馀滞江浒。徒羡庐...

水光月色最相宜,独结空林岁晚期。万国春回先有信,孤山人往绝无诗。吟风海鹤眠清影,敲雪村童认老枝。举世只知调鼎贵,玄机谁向静中规。

海上采珠人,惟视夜光吐。携持以为珍,美价重合浦。异哉足照乘,殷勤献明主。远物奈不宝,弃之犹粪土。

河汉金气老,海月光陆离。蟠蟀鸣我床,声声有馀悲。美人天之涯,言旋杳无期。西风吹脱叶,抚时伤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