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山逐放舟迟送王主簿

赋得山逐放舟迟送王主簿朗读

舟行山亦移,山尽舟亦住。
青山无故人,行人自来去。
初辞逶迤谷,复接参差树。
柁转暮色分,帆驶秋岚度。
俄停风暂弱,既远烟重护。
别意即山情,依君屡回顾。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簿

赋得山逐放舟迟送王主簿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明代杨基所作,《赋得山逐放舟迟送王主簿》。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舟行山亦移,山尽舟亦住。
青山无故人,行人自来去。
初辞逶迤谷,复接参差树。
柁转暮色分,帆驶秋岚度。
俄停风暂弱,既远烟重护。
别意即山情,依君屡回顾。

诗意:
这首诗词以山水与人的关系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在舟行中与山相互追随、互相影响的情景。山峦如同舟行的船只一样移动,而船只则仿佛停留在山的尽头。青山静静地守望着,没有故人的身影,只有行人自己来来往往。起初,船只离开了曲折峡谷,又经过错落有致的树木。船帆在傍晚的光线中转动,穿越秋天的岚气。风渐渐停息,暂时变得柔和,烟雾在远处重重地遮护着。别离的情感与山的景色交融在一起,作者依依不舍地回顾着山景,尽管已经与喜欢的人分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水与人的相互关系,通过舟行与山的对应,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与互动。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景物描写,如山峦、行人、树木、船帆、风和烟雾等,使整个诗词充满了画面感。作者以山水景色来映衬内心情感,表达了对别离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诗中的山水景色也呼应了人生的离合悲欢,以及时间的流转变幻。整首诗意融洽、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和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水与人的交互关系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情感的细腻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观念。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思考。

赋得山逐放舟迟送王主簿读音参考

fù dé shān zhú fàng zhōu chí sòng wáng zhǔ bù
赋得山逐放舟迟送王主簿

zhōu xíng shān yì yí, shān jǐn zhōu yì zhù.
舟行山亦移,山尽舟亦住。
qīng shān wú gù rén, xíng rén zì lái qù.
青山无故人,行人自来去。
chū cí wēi yí gǔ, fù jiē cēn cī shù.
初辞逶迤谷,复接参差树。
duò zhuǎn mù sè fēn, fān shǐ qiū lán dù.
柁转暮色分,帆驶秋岚度。
é tíng fēng zàn ruò, jì yuǎn yān zhòng hù.
俄停风暂弱,既远烟重护。
bié yì jí shān qíng, yī jūn lǚ huí gù.
别意即山情,依君屡回顾。

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诗文推荐

细骨轻躯不耐风,春来帘幕怕朝东。人间玉宇三山隔,天上银河一水通。眉晕浅颦横晓绿,脸销残缬腻春红。冰弦莫奏清商曲,满地霜华泣翠蓬。

才向瑶台觅旧踪,曙鸦啼断景阳钟。薄施朱粉妆偏媚,倒插花枝态更浓。立近晚风迷蛱蝶,坐临秋水乱芙蓉。多情莫恨蓬山远,只隔珠帘抵万重。

尝读李义山《无题》诗,爱其音调清婉,虽极其秾丽,然皆托于臣不忘君之意,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客窗风雨,读而悲之,为和五章。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离思两夷犹...

右渔村夕照。孤塔望中青,钟声隔洞庭。苍山不可及,烟阔浪冥冥。忆似寒山寺,枫桥半夜听。

右山市晴岚。今朝罢渔早,挂网堤边树。云断一峰青,斜阳在坳处。痴儿晚睡醒,却讶东方曙。

霭霭复霏霏,横霄曳夕晖。巴人与湘女,相逐买盐归。回望墟烟处,苍茫隔翠微。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