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朗读

才向瑶台觅旧踪,曙鸦啼断景阳钟。
薄施朱粉妆偏媚,倒插花枝态更浓。
立近晚风迷蛱蝶,坐临秋水乱芙蓉。
多情莫恨蓬山远,只隔珠帘抵万重。
¤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译文及注释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才向瑶台觅旧踪,
曙鸦啼断景阳钟。
薄施朱粉妆偏媚,
倒插花枝态更浓。

立近晚风迷蛱蝶,
坐临秋水乱芙蓉。
多情莫恨蓬山远,
只隔珠帘抵万重。

中文译文:

我刚刚到达瑶台,寻找过去的足迹,
晨曦中乌鸦啼声打破了景阳钟的宁静。
微薄的妆容施于面庞更加迷人,
花枝倒插反而显得更加婀娜多姿。

站立在近处,晚风迷惑了蝴蝶的飞舞,
坐在水边,秋水中芙蓉花纷乱盛开。
多情的人不要怨恨蓬山的遥远,
只要隔着珠帘,就可以抵达千重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表达了一种寂寞和离别之情。诗人在瑶台寻找过去的足迹,但晨曦中乌鸦的啼声却打破了宁静,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不可逆转。诗中提到的薄施朱粉妆与倒插花枝,表达了一种柔美和婀娜的形象,暗示着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晚风迷惑了蝴蝶的飞舞,秋水中芙蓉花盛开纷乱,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活力。然而,诗人在这美景之中却感到一种孤独和离别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分离的思念,诗人劝告多情的人不要怨恨蓬山的遥远,只要通过珠帘,就能抵达千重重,暗示着通过心灵的交流和思念的力量,跨越时空和距离的限制,达到心灵的相聚。

整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种离别和思念的情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式,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读音参考

wú tí hé táng lǐ yì shān shāng yǐn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

cái xiàng yáo tái mì jiù zōng, shǔ yā tí duàn jǐng yáng zhōng.
才向瑶台觅旧踪,曙鸦啼断景阳钟。
báo shī zhū fěn zhuāng piān mèi, dào chā huā zhī tài gèng nóng.
薄施朱粉妆偏媚,倒插花枝态更浓。
lì jìn wǎn fēng mí jiá dié, zuò lín qiū shuǐ luàn fú róng.
立近晚风迷蛱蝶,坐临秋水乱芙蓉。
duō qíng mò hèn péng shān yuǎn, zhǐ gé zhū lián dǐ wàn zhòng.
多情莫恨蓬山远,只隔珠帘抵万重。
¤

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诗文推荐

细骨轻躯不耐风,春来帘幕怕朝东。人间玉宇三山隔,天上银河一水通。眉晕浅颦横晓绿,脸销残缬腻春红。冰弦莫奏清商曲,满地霜华泣翠蓬。

才向瑶台觅旧踪,曙鸦啼断景阳钟。薄施朱粉妆偏媚,倒插花枝态更浓。立近晚风迷蛱蝶,坐临秋水乱芙蓉。多情莫恨蓬山远,只隔珠帘抵万重。

尝读李义山《无题》诗,爱其音调清婉,虽极其秾丽,然皆托于臣不忘君之意,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客窗风雨,读而悲之,为和五章。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离思两夷犹...

右渔村夕照。孤塔望中青,钟声隔洞庭。苍山不可及,烟阔浪冥冥。忆似寒山寺,枫桥半夜听。

右山市晴岚。今朝罢渔早,挂网堤边树。云断一峰青,斜阳在坳处。痴儿晚睡醒,却讶东方曙。

霭霭复霏霏,横霄曳夕晖。巴人与湘女,相逐买盐归。回望墟烟处,苍茫隔翠微。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