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附骨之疽

拼音 fù gǔ zhī jū 怎么读

注音 ㄈㄨˋ ㄍㄨˇ ㄓ ㄐㄩ

感情 贬义

附骨之疽的意思

折叠展开

附:靠近;疽:毒疮。
紧贴骨头的毒疮。比喻侵入内部而又难以除掉的敌对势力。

出处清・谭嗣同《上欧阳中鹄书》欧阳中鹄批跋:“阴弃者如瘵病,如附骨之疽。”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例子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7章:“这种行动不但不可以截断京汉路的交通,而且北京也受到一定的威胁,所以奉军视为附骨之疽。”

附骨之疽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ù), 阜部,共7画

①. 另外加上,随带着。 如: 附体。附件。附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附附”;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附附,十年乃成”)。附赘悬疣。

②. 同意,赞同。 如: 随声附和。附议。

③. 捎带。 如: “一男附书至”。

④. 靠近。 如: 附近。附耳低言。

⑤. 依从。 如: 依附。归附。趋炎附势。

读音(gǔ,gū), 骨部,共9画

㈠ 骨 [ gǔ ]

①.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如: 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②.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 如: 伞骨。扇骨。

③.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 如: 骨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④. 指人的品质、气概。 如: 侠骨。骨气。

㈡ 骨 [ gū ]

①.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②. 〔~碌〕滚动(“碌”读轻声)。

读音(zhī), 丿部,共3画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读音(jū), 疒部,共10画

①. 中医指一种毒疮。 如: 痈疽。

附骨之疽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