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míngwángshí

有名亡实

拼音 yǒu míng wáng shí 怎么读

注音 ㄧㄡˇ ㄇㄧㄥˊ ㄨㄤˊ ㄕˊ

繁体 有名亡實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有名无实 盛名难副 徒有虚名

反义词 名副其实

有名亡实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见“有名无实”。

出处《汉书・循吏传・黄霸》:“臣敞非敢毁丞相也,诚恐群臣莫白,而长吏守丞畏指……并行伙貎,有名亡实。”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名实不符。

有名亡实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亡,通“”。“有名亡实”即“有名无实”。见“有名无实”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有名无实”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指名声、名义,“”指实际的情形,名和实如果一致,那就是“名副其实”,但是如果空有虚名,却没有实际的权力或能力,那就是“有名无实”了。在所引典源《国语・晋语八》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韩宣子。韩宣子是晋国的六卿之一,地位非常显赫,但是他却忧虑自己贫困。听了韩宣子的话之后,叔向却向他道贺。韩宣子觉得很讶异,便问道︰“我有公卿之名,却没有公卿之财,想跟各位公卿赠送财物都没有办法,你为何要恭贺我呢?”表示韩宣子虽然身为公卿,但是却无公卿的财富。在《管子・明法解》也有类似的用法,说明一个英明的君主,能善用人才,百官各司其职,让国家长治久安。但是一个昏庸的君主,虽然有很多的臣子,但都不能各司其职,因此国家无法得到治理。像这样的君主,可说是“有人主之名而无其实”,亦是“有名无实”的意思。后来“有名无实”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虚有其名而无实际内容。

【书证】

  • 01.《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黄霸》:“并行伪貌,有名亡实。”

有名亡实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ǒu,yòu), 月部,共6画

㈠ 有 [ yǒu ]

①. 存在。 如: 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②. 表示所属。 如: 他有一本书。

③. 表示发生、出现。 如: 有病。情况有变化。

④. 表示估量或比较。 如: 水有一丈多深。

⑤. 表示大、多。 如: 有学问。

⑥.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 如: 有劳。有请。

⑦. 无定指,与“某”相近。 如: 有一天。

⑧.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 如: 有夏。有宋一代。

㈡ 有 [ yòu ]

①.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míng), 口部,共6画

①. 人或事物的称谓。 如: 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②. 起名字。 如: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③.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 如: 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④. 叫出,说出。 如: 不可名状。

⑤. 声誉。 如: 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⑥.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 如: 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⑦. 占有。 如: 不名一文。

⑧. 量词,用于人。 如: 三名工人。

读音(wáng,wú), 亠部,共3画

㈠ 亡 [ wáng ]

①. 逃。 如: 逃亡。流亡。

②. 失去。 如: 亡佚。亡羊补牢。

③. 死。 如: 伤亡。死亡。

④. 灭。 如: 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㈡ 亡 [ wú ]

①. 古同“无”,没有。

读音(shí), 宀部,共8画

①. 充满。 如: 实心。充实。虚实。

②.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 如: 实话。实惠。实际(真实情况)。实践(实行;履行)。实体。实情。实施。实数。实事求是。名实相符。

③. 植物结的果。 如: 果实。开花结实。

④. 富足。 如: 殷实。富实。

有名亡实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