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ghuàn

放虎遗患

拼音 fàng hǔ yí huàn 怎么读

注音 ㄈㄤˋ ㄏㄨˇ ㄧˊ ㄏㄨㄢˋ

繁体 放虎遺患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放虎归山

放虎遗患的意思

折叠展开

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出处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之一:“夫蕃戎之性,人面兽心,亲之则顺,疑之则乱……今阻其善,逆其欢心,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留祸根。

放虎遗患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纵虎归山”。见“纵虎归山”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纵虎归山”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老虎是一种猛兽,会伤害人畜,如果把抓到的老虎又放回山中,将来有可能再次为害,同样的,如果把抓到的敌人放走,也将为自己带来后患无穷。《零陵先贤传》记载了一个关于“纵虎归山”的故事:三国时的刘璋为益州牧,他的部下张松对他有所不满,刚好曹操打算派将领去讨伐占领汉中的张鲁,刘璋担心自己会被派去,想找人代替。张松就趁机献计,认为可以把刘备请到成都来,派他去攻打张鲁。刘巴知道这件事之后,便极力劝阻,他认为刘备的野心过大,如果把他请来,一定会蒙受其害。刘璋不听。后来刘璋派刘备去征伐张鲁,刘巴又上谏,说︰“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意思是说,刘备的野心太大,如今让他在外拥兵自重,就好像把老虎放回山林,将来一定后患无穷。刘璋仍然不听。次年,刘备果然还兵包围成都,刘璋猝不及防,只好投降。后来“纵虎归山”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放走敌人,后患无穷。

【书证】

  • 01.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疏〉:“今阻其善意,逆其欢心,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

放虎遗患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àng), 攴部,共8画

①.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 如: 把笼子里的鸟放了。放胆。放诞。放任。放肆。放歌。放怀。豪放。释放。

②. 散(sàn)。 如: 放工。放假。放学。放晴(阴雨后转晴)。

③.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 如: 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

④. 驱逐到远方去。 如: 放逐。放黜。流放。

⑤. 到基层去。 如: 放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放。

⑥. 发出。 如: 放电。放毒。放光。发放。

⑦. 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 如: 放债。放贷。

⑧. 扩展。 如: 放大。放宽。

⑨. 花开。 如: 百花齐放。心花怒放。

⑩. 搁、置。 如: 这件事情不要紧,先放一放。存放。放弃。放心。放置。

⑪. 至。 如: 放乎四海。摩顶放踵。

读音(hǔ), 虍部,共8画

①.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 如: 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②. 勇猛、威武。 如: 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③. 古同“唬”,威吓。

④. 古同“琥”,琥珀。

读音(yí), 辵部,共12画

①. 丢失。 如: 遗失。遗落。

②. 漏掉。 如: 遗忘。遗漏。

③.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 如: 补遗。路不拾遗。

④. 余,留。 如: 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⑤. 死人留下的。 如: 遗骨。遗言。遗嘱。

⑥. 不自觉地排泄。 如: 遗尿。遗精。

⑦.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 如: 遗传。

⑧. 抛弃。 如: 遗弃。

读音(huàn), 心部,共11画

①. 忧虑。 如: 患得患失。忧患。

②. 灾祸。 如: 患难。祸患。隐患。防患未然。

③. 害病。 如: 患病。患者。

放虎遗患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