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ánuǎn

席不暇暖

拼音 xí bù xiá nuǎn 怎么读

注音 ㄒㄧˊ ㄅㄨˋ ㄒㄧㄚˊ ㄋㄨㄢˇ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应接不暇 日理万机

反义词 无所事事 闲得发愁

席不暇暖的意思

折叠展开

暇:空闲。
连坐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形容事务繁忙。

例子真是忙得席不暇暖,人仰马翻。(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一回)

正音”,读作“bù”,不能读作“bú”。

辨形”,不能写作“”。

故事 东汉乐安太守陈蕃克尽职守、政绩卓著,很受青州刺史李膺赏识,但与朝中大臣意见不合,又被贬为豫章太守。豫章有位贤才徐樨很让陈蕃仰慕,他去豫章家还没有安顿好就去拜访徐樨。他表示要学周武王当年席不暇暖一样去求贤人的帮助。

席不暇暖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席子还没坐暖就得起身离去再忙别的事。形容奔走极为忙碌,没有休息的时候。#语本《淮南子・修务》。△“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墨突不黔

【典源】

#《淮南子・修务》[1]

且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圣人践位者,非以逸乐其身也。为天下强掩弱,众暴寡,诈欺愚,勇侵怯,怀知而不以相教,积财而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齐一之。为一人聪明而不足以遍照海内,故立三公九卿以辅翼之。绝国殊俗,僻远幽闲之处,不能被德承泽,故立诸侯以教诲之。是以地无不任,时无不应,官无隐事,国无遗利,所以衣寒食饥,养老弱而息劳倦也。若以布衣徒步之人观之,则伊尹负鼎而干汤,吕望鼓刀而入周,百里奚转鬻,管仲束缚,[2][3][4][5]。是以[6][7],蒙耻辱以[8]世主,非以贪禄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万民之害。盖闻传书曰:神农憔悴,尧瘦臞,舜霉黑,禹胼胝。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胑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闻也。

注解

[1]典故或见于汉・班固〈答宾戏〉。

[2]孔子: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3]无黔突:没有因炊爨而熏黑的烟囱。形容人奔波忙碌,汲汲于行道。黔,音qián,熏黑。突,灶突,即砌在灶上的烟囱。

[4]墨子:墨翟(公元前501—前416),战国时鲁人,提倡兼爱、非攻、节用等学说,主张消弭战争,宣扬和平,自成一家之言。现存有《墨子》一书,是墨家思想的代表。

[5]无煖席:没有因久坐而温暖的席子。形容人奔波忙碌,汲汲于行道。煖,通“”。

[6]圣人:指上文伊尹、吕望、百里奚、管仲、孔子、墨子。

[7]不高山,不广河:不以山为高,不以河为广。表示不会因山高河广而绝行道之念。

[8]干:营求、求取。

参考

汉・班固〈答宾戏〉(据《文选・卷四五・设论》引)

盖闻圣人有一定之论,烈士有不易之分,亦云名而已矣。故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夫德不得后身而特盛,功不得背时而独彰。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㬉(暖),墨突不黔。由此言之,取舍者昔人之上务,著作者前列之余事耳。

另可参考:《文子・自然》

【典故】

《淮南子》为汉淮南王刘安集门下食客所编写的一本书,其中思想驳杂,世以为杂家之代表。内〈修务〉一篇以圣人之“有为”驳难道家之“无为”,并提及孔子、墨子为“有为”之例证。孔子和墨子都是古代重要的思想家,分别为儒家与墨家的创立者。孔子为宣扬儒家的仁义思想,周游列国长达十三年,到六十八岁时才返回祖国鲁国。墨子是战国时代鲁人,主张消弭战争,平等互爱,由于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大大小小的征战不断,墨子于是奔走四方,说服各国君王放弃战争。他们汲汲于行道,以天下为己任,一生都为天下生民而到处奔走,所以才会有“孔子无黔突,墨子无煖席”之语。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落脚处的烟囱都还没被熏黑,他就得离开赶到别的地方;墨子坐的席子都还没变暖,他也要起身离开了。每天生火煮饭必须用到的烟囱没被熏黑,表示停留的时间极短;席子无法坐暖,表示根本没有可以坐著休息的时间。后来“席不暇暖”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奔走极为忙碌,没有休息的时候。

【书证】

  • 0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煗(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 02.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凄惶,席不暇暖。”
  • 03.唐・韩愈〈争臣论〉:“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 04.《水浒传》第一○五回:“却得宋江等平定河北班师,复奉诏征讨淮西。真是席不暇暖,马不停蹄。”
  • 05.《官场现形记》第五一回:“刁迈彭回到衙门,一面又要忙交卸,一面又要预备进京陛见,……真正忙得席不暇暖,人仰马翻!”

【用法】

语义形容奔走极为忙碌,没有休息的时候。

类别用在“勤奋苦干”的表述上。

例句

孔子席不暇暖地周游列国,为的就是宣扬儒家的仁道思想。

这些日子的生意特别好,我们真是忙得席不暇暖,人仰马翻。

老王这一阵子忙著到处寻访新客户,简直是席不暇暖,马不停蹄。

为了如期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连月来他忙得食不知味,席不暇暖

救难人员上山下海,席不暇暖地四处救人,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的确令人钦佩。

一会儿要开会,一会儿又要接洽厂商,今天可真把我忙得席不暇暖,累得精疲力竭。

席不暇暖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be constantly on the go

席不暇暖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xí), 巾部,共10画

①.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 如: 席子。草席。苇席。竹席。凉席。席地而坐。席卷(juǎn )。

②. 座位。 如: 席位。席次。出席。列席。

③. 酒筵,成桌的饭菜。 如: 筵席。宴席。酒席。

④.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 如: 四席。

⑤. 职位。 如: 主席。西席(塾师)。

⑥. 量词。 如: 一席酒。

⑦. 姓。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xiá), 日部,共13画

①. 空闲,没有事的时候。 如: 得暇。闲暇。无暇。应接不暇。目不暇接。

读音(nuǎn), 日部,共13画

①. 温和,不冷。 如: 暖和。温暖。暖色。暖洋洋。

②. 使温和。 如: 暖酒。暖一暖手。

席不暇暖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