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zhījièláishìzhīshī

去事之戒来事之师

拼音 qù shì zhī jiè , lái shì zhī shī 怎么读

注音 ㄑㄩˋ ㄕˋ ㄓ ㄐㄧㄝˋ , ㄌㄞˊ ㄕˋ ㄓ ㄕ

繁体 去事之戒,來事之師

近义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去事之戒来事之师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往事的警戒,可作今后行事的鉴镜。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战国时,晋国王室政权旁落到智伯、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四家。其中智伯势力最强、野心也最大,他为削弱其他三家势力,假借晋君名义向各家索求一大笔土地,韩康子和魏桓子都依要求交出土地,只有赵襄子拒绝。智伯被拒绝后十分生气,便联合韩、魏两家出兵攻打赵氏。赵襄子虽然在武力上处于劣势,但靠著张孟谈所献的计策,让智伯陷入苦战,最后张孟谈还说服韩、魏两家改与赵氏合作,灭了智氏。在此役中,张孟谈立下大功,赵襄子封给他许多土地和极高的官爵,不料张孟谈却因而要求辞官归隐,襄子惊讶地问:“为君主立下大功的人,理应受此礼遇,这样才能服众啊!这也是先圣先贤们安定国家的方法,你为什么要这样呢?”张孟谈答道:“我察看古往今来的历史事件,知道君臣永远无法共享权势,真这样做的,未曾有过好结局。前人的教训,正可作为我们的借镜啊!”赵襄子在他的坚持下也只好答应。张孟谈于是辞掉官职,并把名下所有封地献还,然后就在负亲这个地方耕作自足。在此事中,张孟谈表现出的智慧与赵襄子表现出的英明,正因为他们能如张孟谈所说:“前事之不忘,后世之师。”把历史的教训转化成自己的借镜。后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被用来指记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作为今后行事的鉴镜。

【书证】

  • 01.汉・陆贾《新语・至德》:“是三君皆强其盛而失国,急其刑而自贼,斯乃去事之戒,来事之师也。”

去事之戒来事之师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ù), 厶部,共5画

①.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 如: 去处。去路。去国。

②. 距离,差别。 如: 相去不远。

③.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如: 去年。去冬今春。

④. 除掉,减掉。 如: 去掉。去皮。去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⑤.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 如: 他去男主角。

⑥.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 如: 上去。进去。

⑦.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 如: 信步走去。

⑧. 汉语四声之一。 如: 去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读音(shì), 亅部,共8画

①.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 如: 事情。事件。事业。

②. 变故。 如: 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③. 职业。 如: 谋事(指找职业)。

④. 关系和责任。 如: 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⑤. 办法。 如: 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⑥. 做,治。 如: 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⑦. 服侍。 如: 事父母。

读音(zhī), 丿部,共3画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读音(jiè), 戈部,共7画

①. 防备。 如: 戒心。戒备。戒严。戒骄戒躁。

②. 革除不良嗜好。 如: 戒除。戒烟。

③.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 如: 戒刀。戒尺。斋戒。

④. 准备。 如: 戒途。戒装。

⑤. 古同“界”,界限。

读音(lái), 木部,共7画

①.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 如: 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②. 从过去到现在。 如: 从来。向来。

③.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 如: 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④.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 如: 二百来头猪。

⑤. 做某个动作。 如: 胡来。

⑥.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 如: 大家来动脑筋。

⑦.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 如: 昨天他哭来。

⑧.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 上来。

⑨. 表示发生。 如: 暴风雨来了。

⑩.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 如: 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⑪.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 如: 八月里来桂花香。

⑫. 表示语气,归去~兮!

⑬. 姓。

读音(shī), 巾部,共6画

①. 教人的人。 如: 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 )为人师。

②.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 如: 工程师。医师。技师。

③. 效法。 如: 师法古人。

④. 榜样。 如: 师范。

⑤.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 如: 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⑥.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 如: 法师。禅师。

⑦. 军队。 如: 会师。出师。

⑧.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 如: 师长。师座。

⑨. 一国的首都。 如: 京师。

⑩. 姓。

去事之戒来事之师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