韍
笔顺 反馈

复制

ㄈㄨˊ

韋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97CD
汉语字典

韋部

14画

5画

左右结构

fu

NHKC 86 、 NKGY 98

DQIKK DQIKE

XJXS

43547

97CD

[52125115213544] 横折、竖、横、竖、横折、横、横、撇折、竖、横、撇、横撇/横钩、捺、点

巿

韍字概述

折叠展开

〔韍〕字拼音是fú 部首是韋, 总笔画是14画。

〔韍〕字是左右结构

〔韍〕字仓颉码是DQIKK DQIKE 五笔是NHKC 86 、 NKGY 98 四角号码是43547 郑码是XJXS

〔韍〕字的UNICODE是97CD。 十进制为38861,UTF-32:000097cd,UTF-8:E9 9F 8D。

〔韍〕字的异体字是 巿

韍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ㄈㄨˊ

基本解释

古代衣裳前的蔽膝,用熟皮製成。形制、圖案、顏色按身分、等級不同而有區別。《禮記•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漢書•卷九十九•王莽傳上》:“於是莽稽首再拜,受綠韍袞冕衣裳。”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从「韋」,表示與皮革有關。本義:古代貴族祭祀時戴的蔽膝,用熟皮做成,遮在膝前。

2.同本義knee hide used in the ceremony of sacrifice

有虞氏服韍。 —— 《禮記·明堂位》一命縕韍幽衡。 —— 《禮記·玉藻》受綠袞冕衣裳。 —— 《漢書·王莽傳上》

韍冕(敝膝和帽子)

3.系印璽的絲帶。也作「紱」silk ribbon

韍如相國。 —— 《漢書·王莽傳》。注:「組也。」

璽紼(印帶)

ㄈㄨˊ

详细解释

古代衣裳前的蔽膝,用熟皮制成。形制、图案、颜色按身分、等级不同而有区别。

《礼记•玉藻》:“一命缊韨幽衡,再命赤韨幽衡。”《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于是莽稽首再拜,受绿韨衮冕衣裳。”

ㄈㄨˊ

详细解释

1.古代一种系于腰间、遮于官服或礼服下裳前的服饰(古多用熟牛皮制成)。按身分差别而有不同的图案及颜色。也作“巿”、“敝膝”、“围腰”。

2.古代系玺印的丝带。

奉上玺韨。

韍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韋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32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393頁,第21

標點整理本: 第1386頁,第23

廣韻》、《韻會》:分勿切;《集韻》:分物切,𡘋音弗。
說文》本作巿,韠也。篆文从韋、从犮。〔註〕徐鉉曰:今俗作紱,非是。
禮・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三命赤韍蔥衡。〔註〕此𤣥冕爵弁服之韠,尊祭服,異其名耳。韍之言蔽也。
前漢・諸侯王表》:奉上璽韍。〔註〕師古曰:璽之組也。

又,《集韻》:方未切,音沸──蔽膝也。

注解

〔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韋部

〔韍〕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韋、犮

〔韍〕字造字法是形聲。从「韋」,表示與皮革有關。本义是古代貴族祭祀時戴的蔽膝,用熟皮做成,遮在膝前。

〔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ú] ⑴ 古代衣裳前的蔽膝,用熟皮製成。形制、圖案、顏色按身分、等級不同而有區別。《禮記•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漢書•卷九十九•王莽傳上》:“於是莽稽首再拜,受綠韍袞冕衣裳。”

韍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韍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韍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分勿切頁碼254頁,第24

巿

巿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諸矦赤巿,大夫葱衡。从巾,象連帶之形。凡巿之屬皆从巿。

韍篆文巿从韋从犮。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作紱,非是。

蔣注《世本》:祝融作巿。

蔣注《古史考》:神農作巿,高陽氏衰,巿官不修,祝融修巿。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分勿反頁碼653頁,第1行,第1

韍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巳,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諸侯赤巿;卿大夫蔥衡。從巾,象其連帶之形。凡巿之屬,皆從巿。

鍇注臣鍇曰:「以韋爲之也。《詩》曰:『三百赤巿。』《易》曰:『朱巿方來。』多用此字也。」

反切………頁碼653頁,第3行,第1

篆文巿從韋,從犮。俗作紱。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分勿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447頁,第2許惟賢634頁,第1

韍韠也。

段注《韋部》曰:韠,韍也。二字相轉注也。鄭曰:韠之言蔽也。韍之言亦蔽也。祭服偁韍。玄端服偁韠。

上古衣蔽前而巳。巿㠯象之。

段注鄭注禮曰:古者佃漁而食之。衣其皮。先知蔽前。後知蔽後。王易之以布帛。而獨存其蔽前者。不忘本也。

天子朱巿。諸矦赤巿。卿大夫蔥衡。

段注卿大夫下當有赤巿二字。奪文也。《斯干》箋云:芾,天子純朱。諸矦黃朱。《采芑》傳曰:芾,黃朱芾也。鄭注易云:朱深於赤。則黃朱爲赤也。乾鑿度曰:困九五。文王爲紂三公。故言困於赤紱。至於九二。周將王。故言朱紱方來。引孔子曰:天子三公九卿朱紱。諸矦赤紱。《玉藻》曰: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三命赤韍蔥衡。鄭注。縕,赤黃之閒色。所謂韎也。衡,佩玉之衡也(同珩)。幽讀爲黝。黑謂之黝。靑謂之蔥。《周禮》。公矦伯之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一命。其士不命。按云赤巿蔥衡者,以別於再命之赤巿也。

从巾。象連帶之形。

段注謂一也。《玉藻》云:頸五寸。肩革帶博二寸。鄭曰:頸五寸亦謂廣也。頸中央。肩兩角。皆上接革帶以繫之。肩與革帶廣同。分勿切。十五部。

凡巿之屬皆从巿。

韍,篆文巿。从韋。从犮。

段注犮聲也。此爲篆文。則知巿爲古文也。先古文後小篆。此亦二部之例。以有从巿之𢂷。故以巿爲部首。而韍次之。假令無从巿之字。則以韍入韋。而以巿次之。

俗作紱。

段注疑當出一篆而注之。按經傳或借黻爲韍。如《明堂位》注曰:韍或作黻是也。或借芾爲之。如詩𠊱人,《斯干》,采菽是也。或借沛爲之。如易豐其沛一作芾,鄭云蔽厀是也。芾與沛葢本用古文作巿。而後人改之。或借茀爲之。如〈詩〉《釋文》所載及李善所引詩皆是也。或作紱。如今《周易・乾》鑿度朱紱,赤紱是也。《倉頡篇》曰:紱,綬也。韍佩廢而存其係縌。秦乃以采組連結於縌。光明章表。轉相結受。故謂之綬。亦謂之紱。《糸部》曰:綬,韍維也。然則韍廢而綬乃出。韍字廢而紱字乃出。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黻。

巿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00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639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488頁
4說文校箋第322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307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1109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89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93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637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97頁,第25字
11標注說文第317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260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7859頁【補遺】第17171頁
14通訓定聲第2734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675頁【崇文】第2697頁
16說文句讀第1039頁
17說文新證第624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207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753頁,第15字

韍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leather knee-pad worn during sacrifices
  2. Knieschützer (S)
  3. genouillère, genouillère

韍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韍(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韍(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韍(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韍(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