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禾雨久溪声改赏析

《思隐二首》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怀才不遇、隐居田园的心情。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梦落家村野屋矶,
欲治生事与心违。
偃禾雨久溪声改,
采菊人归鬓色非。

诗意:诗人坐落在家乡乡村的野屋上,望着远方的矶头,心中感到苦闷,因为他渴望追求事业,但现实却与内心的愿望背道而驰。农田中的禾苗因为连续的雨水而倒伏,溪水的声音也因此改变。采菊花的人回家了,诗人的鬓发却逐渐变白。

赏析: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郁闷和无奈。诗中的梦落家村野屋矶,暗示诗人隐居乡村的境况,与他渴望治理生活和追求事业的愿望形成对比,产生了冲突和矛盾。禾苗倒伏和溪水声的改变,暗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困惑。采菊花的人归去了,而诗人的鬓发却逐渐变白,这种对比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诗人的无奈。

诗人提到了陈仲子和谢玄晖,暗示他们是诗人的朋友或同道,可能是为了寻求帮助或共同探讨人生的困境。最后两句“从今举步防轻蹈,更演潜书急掩扉”,表达了诗人决心改变现状,提醒自己要谨慎行事,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心思和计划。

这首诗词透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改变的决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诗人成功地表达了隐居者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失望,引发读者对生活、事业和人生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