𩘁
字义 反馈

𩘁

复制

liáng ㄌㄧㄤˊ

風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29601
汉语字典

風部

17画

8画

左右结构

liang

liáng

YIMJ

YFHNI

SJKQ

29601

[41251234353251214]

𩘁字概述

折叠展开

〔𩘁〕字拼音是liáng 部首是風, 总笔画是17画。

〔𩘁〕字是左右结构

〔𩘁〕字仓颉码是YFHNI 五笔是YIMJ 郑码是SJKQ

〔𩘁〕字的UNICODE是29601。 十进制为169473,UTF-32:00029601,UTF-8:F0 A9 98 81。

〔𩘁〕字的异体字是

𩘁的意思

折叠展开

𩘁

详细解释

拼音liáng。北风。

𩘁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備考・戌集 部首:風部

武英殿刻本: 第3855頁,第53

同文書局本: 第1625頁,第77

標點整理本: 第1409頁,第53

篇海類編》:同「𩗬」。

注解

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備考・戌集,康熙部首是風部

𩘁〕字拼音是li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京、風

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𩘁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呂張切頁碼449頁,第3

𩘁

異體𩗬

𩘁北風謂之𩘁。从風,涼省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吕張切頁碼1056頁,第4行,第2

𩘁北風謂之𩘁。從風,涼省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呂張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708頁,第2許惟賢1178頁,第2

𩘁北風謂之𩘁

段注《爾雅》。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涼風。西風謂之泰風。《毛傳》於詩凱風,《谷風》皆用爲訓。《桑柔》之大風,則不言何風。而箋以西風釋之。若《邶詩》北風其涼,本無涼風字。故毛但曰寒涼之風而已。不用《爾雅》也。陸氏《爾雅音義》曰:涼本或作𩘁。許所據《爾雅》同或作本。

从風。京聲。

段注各本作涼省聲。俗人所改。涼輬䣼皆京聲。今正。呂張切。十部。

𩘁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89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145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853頁
4說文校箋第597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533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976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31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63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83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55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573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472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081頁【補遺】第17968頁
14通訓定聲第3705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81頁【崇文】第4721頁
16說文句讀第1952頁
17古字詁林第十冊,第111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237頁,第1字

𩘁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𩘁(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