𠨍
字义 反馈

𠨍

复制

qīng ㄑㄧㄥ

卩部 共4画 左右结构 U+20A0D
汉语字典

卩部

4画

2画

左右结构

qing

qīng

NTBH

VHSL

ZMY

20A0D

[5352]

𠨍字概述

折叠展开

〔𠨍〕字拼音是qīng 部首是卩, 总笔画是4画。

〔𠨍〕字是左右结构

〔𠨍〕字仓颉码是VHSL 五笔是NTBH 郑码是ZMY

〔𠨍〕字的UNICODE是20A0D。 十进制为133645,UTF-32:00020a0d,UTF-8:F0 A0 A8 8D。

〔𠨍〕字的异体字是

𠨍的意思

折叠展开

qīngㄑㄧㄥ

基本解释

事之制。《説文•卯部》:“𠨍,事之制也。”

同“”。古代天子及诸侯所属的高级官员的称呼。《正字通•卩部》:“𠨍,卿本字。”章炳麟《文始》:“《説文》:‘𠨍,事之制也。从𠂈、卩。’變易為卿,章也。《玉篇》、《唐韻》皆音𠨍為卿,必有所受。”

姓。《集韻•庚韻》:“𠨍,姓。”

𠨍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9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59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88頁,第49

唐韻》、《集韻𡘋子禮切,音濟。
正譌》:事之制也,與卯別。卩㔿者,節奏也。人臣事君之義,會意。

又,《集韻》:丘京切,音卿──義同。
正譌》:隷作卿。

注解

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卩部

𠨍〕字拼音是qī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𠂈、卩

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īng] ⑴ 事之制。《説文•卯部》:“𠨍,事之制也。”⑵ 同“卿”。古代天子及诸侯所属的高级官员的称呼。《正字通•卩部》:“𠨍,卿本字。”章炳麟《文始》:“《説文》:‘𠨍,事之制也。从𠂈、卩。’變易為卿,章也。《玉篇》、《唐韻》皆音𠨍為卿,必有所受。”⑶ 姓。《集韻•庚韻》:“𠨍,姓。”

𠨍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𠨍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𠨍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去京切頁碼301頁,第7

𠨍

異體

𠨍事之制也。从卩、㔿。凡𠨍之屬皆从𠨍。闕。

附注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此為嚮背之嚮字。𠨍象二人相嚮,猶北象二人相背。許君謂『事之制』者,非也。」

蔣注《隸辨》:讀若卿。寅戼之戼亦作卯,相混無別。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起明反頁碼750頁,第2行,第1

𠨍事之制也。從卪、𠂑。凡𠨍之屬,皆從𠨍。闕。

鍇注臣鍇曰:「反覆卪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去京切古音第-部頁碼1726頁,第1許惟賢755頁,第6

𠨍事之制也。从卪𠁾

段注𠁾,今人讀節奏。合乎節奏乃爲能制事者也。

𠨍之屬皆从𠨍。闕。

段注此闕謂闕其音也。其義其形旣憭矣。而讀若某則未聞也。今《說文》去京切。《玉篇》、《廣韵》皆云:《說文》音卿。此葢淺人肊以卿讀讀之。卿用卵爲義形。不爲聲形也。《玉篇》子兮切。取卪字平聲讀之。《廣韵》子禮切。取卪上聲讀之。葢其音必有所受之矣。

𠨍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91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749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572頁
4說文校箋第383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360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29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22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47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91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34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373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309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039頁【補遺】第17371頁
14通訓定聲第2549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773頁【崇文】第3089頁
16說文句讀第1228頁
17說文新證第712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12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64頁,第5字

𠨍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𠨍(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𠨍(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𠨍(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𠨍(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