𠤕
字义 反馈

𠤕

复制

ㄧˊ xián ㄒㄧㄢˊ

匕部 共7画 上下结构 U+20915
汉语字典

匕部

7画

5画

上下结构

yi xian

xián

XTDU

POK

RRMA

20915

[1531134]

𠤕字概述

折叠展开

〔𠤕〕字拼音是yí,xián 部首是匕, 总笔画是7画。

〔𠤕〕字是上下结构

〔𠤕〕字仓颉码是POK 五笔是XTDU 郑码是RRMA

〔𠤕〕字的UNICODE是20915。 十进制为133397,UTF-32:00020915,UTF-8:F0 A0 A4 95。

〔𠤕〕字的异体字是

𠤕的意思

折叠展开

𠤕

1ㄧˊ

基本解释

同“𠤗”。

𠤕

2xiánㄒㄧㄢˊ

基本解释

同“”。

𠤕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33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768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721頁,第10

古文: 𦬦

唐韻》:語其切;《集韻》:魚其切;《韻會》:凝其切,𡘋音宜──惑也。
廣韻》:不定也。
易・乾卦》:或之者,疑之也。
禮・坊記》: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以爲民坊者也。〔疏〕疑謂是非不決,當用禮以章明之。

又,度也。
儀禮・士相見禮》:凡燕見于君,必辨君之南面;若不得,則正方不疑君。〔註〕疑,度也──不可預度君之面位,邪立嚮之。

又,《廣韻》:恐也。

又,《增韻》:似也、嫌也。

又,《爾雅・釋言》:戾也。

又,山名。
淮南子・原道訓》: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衆。〔註〕九疑,山名也,在蒼梧。

又,神名。
山海經》:符惕之山,其上多椶柟,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

又,官名。
禮・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疏〕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

又,《韻會》:疑陵切;《正韻》:魚陵切,𡘋音凝──定也。
詩・大雅》: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傳〕疑,定也。〔疏〕《正義》曰:疑,音凝。疑者,安靜之義,故爲定也。
莊子・達生篇》:用志不分,乃疑于神。

又,《集韻》:魚乙切;《韻會》、《正韻》:魚乞切,𡘋銀入聲。
儀禮・鄕射禮》:賓升西階,上疑立。〔註〕疑,止也,有矜莊之色。〔釋文〕疑,魚乙切。又,〈士昏禮〉:婦疑立于席西。〔註〕疑,正立自定之貌。

又,《集韻》、《韻會𡘋偶起切──同「擬」。
易・文言》:隂疑于陽。
禮・射義》:不以公卿爲賓,而以大夫爲賓,爲疑也。〔註〕疑,自下上至之辭也。〔疏〕疑,擬也──是在下比擬於上,故云自下上至之辭也。

又,《韻補》叶魚記切,音義。
易・升卦》:升,虛邑,無所疑也。

又,叶魚求切,音牛。賈誼〈鵩賦〉:德人無累,知命不憂;細故芥蔕,何足以疑。

注解

〔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疋部

〔疑〕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í、n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𠤕、󰒼,五行属

〔疑〕字造字法是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是怀疑。

〔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í] ⑴ 不信,猜度( duó )⑵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 [nǐ] ⑴ 安定,止息。⑵ 同“拟”,比拟。

𠤕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𠤕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𠤕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𠤕(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𠤕(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𠤕(甲骨文·商·出组) 甲骨文 出组

𠤕(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𠤕(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𠤕(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𠤕(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𠤕(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