𠛱
字义 反馈

𠛱

复制

liè ㄌㄧㄝˋ ㄗㄚ

刂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206F1
汉语字典

刂部

8画

6画

左右结构

lie za

liè

VQJH

VNLN

ZDRK

206F1

[55535422]

𠛱字概述

折叠展开

〔𠛱〕字拼音是liè,zā 部首是刂, 总笔画是8画。

〔𠛱〕字是左右结构

〔𠛱〕字仓颉码是VNLN 五笔是VQJH 郑码是ZDRK

〔𠛱〕字的UNICODE是206F1。 十进制为132849,UTF-32:000206f1,UTF-8:F0 A0 9B B1。

〔𠛱〕字的异体字是

𠛱的意思

折叠展开

𠛱

详细解释

同“”。

𠛱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3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39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67頁,第6

玉篇》同「列」。
說文》列本作𠛱,隷作列。

又,《唐韻》:姊末切;《集韻》:子末切,𡘋贊入聲──刺𠛱,薉濁。

注解

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𠛱〕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iè、zā,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𡿪、刂

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𠛱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良薛切頁碼135頁,第24

𠜊

異體𠛱、列

𠜊分解也。从刀𡿩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良舌反頁碼350頁,第3行,第1

𠜊分解也。從刀𡿪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良辥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717頁,第5許惟賢319頁,第7

𠜊分解也。

段注列之本義爲分解。故其字從刀。齒分骨之𪗿從列。引伸爲行列之義。古假借烈爲列。如《鄭風》火烈具舉。毛曰烈,列也是也。《羽獵賦》。舉㶻烈火。烈亦與列同。

从刀。𡿪聲。

段注良辥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分解也。行列乃引申義。

古無例字,只作列字。

分解也。引申為行列。

白话解释

列,肢解极刑。字形采用“刀”作边旁,“”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晚出,始見於隸書。篆文「列」字作「?」,戰國文字左上作「屮」形,原表碎裂義,正是篆文「巛」形的來源,而且從「?」之字隸變多訛變從「歹(ㄜˋ)」,所以隸書「?」、「列」兩形並存,楷書據隸變寫作「列」。又戰國文字和漢隸中,另有將所從刀旁寫得像「人」形的字形,今已不用。《說文‧刀部》:「?,分解也。从刀、?聲。」從刀,表示用刀分割裂解;?(ㄌㄧㄝˋ liè)表音讀,兼以表義。?上像碎裂之形,下像枯骨,正表示用刀分解殘骨。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列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69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360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279頁
4說文校箋第179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169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606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06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47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85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08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176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138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654頁【補遺】第16693頁
14通訓定聲第2710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361頁【崇文】第1441頁
16說文句讀第532頁
17說文新證第355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86頁,第3字
19古字詁林第四冊,第559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445頁,第2字

𠛱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𠛱(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𠛱(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