𠅩
字义 反馈

𠅩

复制

shú ㄕㄨˊ

亠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20169
汉语字典

亠部

12画

10画

左右结构

shu

shú

YJVY

YAKNI

SJKQ

20169

[412512511354]

𠅩字概述

折叠展开

〔𠅩〕字拼音是shú 部首是亠, 总笔画是12画。

〔𠅩〕字是左右结构

〔𠅩〕字仓颉码是YAKNI 五笔是YJVY 郑码是SJKQ

〔𠅩〕字的UNICODE是20169。 十进制为131433,UTF-32:00020169,UTF-8:F0 A0 85 A9。

〔𠅩〕字的异体字是

𠅩的意思

折叠展开

𠅩

详细解释

同“”。

𠅩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亠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1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89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14頁,第15

正字通》同「孰」。

注解

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亠部

𠅩〕字拼音是sh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亯、丸

𠅩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𠅩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𠅩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殊六切頁碼88頁,第2

𦏧

異體𠅩、孰

𦏧食飪也。从丮𦎫聲。《易》曰:「孰飪。」

附注按:段玉裁改「从𠃨𦎫聲」為「从𠃨𦎫」,並注云:「各本衍聲字,非也。」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亯(後世作『享』)、从丮,會於亯(祭享建築)前有所進獻之意,後世加『火』旁作『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成育反頁碼241頁,第4行,第2

𦏧食餁也。從𠃨𦎧聲。《易》曰:「孰餁。」

鍇注臣鍇曰:「𦎧音純,孰也。從手,丮取是孰也。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殊六切古音第三部頁碼452頁,第2許惟賢203頁,第8

𦏧食餁也。

段注餁,大孰也。可食之物大孰,則丮持食之。

𠃨𦎧

段注《亯部》曰:𦎧,孰也。此會意。各本衍聲字。非也。殊六切。三部。孰與誰雙聲。故一曰誰也。後人乃分別𤍨爲生𤍨,孰爲誰孰矣。曹憲曰:顧野王《玉篇》始有𤍨字。

易曰孰餁。

段注《鼎・彖傳》曰:以木巽火,亯餁也。許所據作孰餁。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孰訓誰者,𤾊之假借字。

孰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74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245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194頁
4說文校箋第119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112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400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68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60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84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71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119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88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407頁【補遺】第16504頁
14通訓定聲第1171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243頁【崇文】第969頁
16說文句讀第342頁
17說文新證第195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30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三冊,第352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302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