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zhuān ㄓㄨㄢ

魚部 共22画 左右结构 U+9C44
汉语字典

魚部

22画

11画

左右结构

zhuan

zhuān

QOGF

NFJII

RFDS

25343

9C44

[3525121444412511214124] 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点、点、点、点、横、竖、横折、横、横、竖、横、点、横、竖钩、点

鱄字概述

折叠展开

〔鱄〕字拼音是zhuān 部首是魚, 总笔画是22画。

〔鱄〕字是左右结构

〔鱄〕字仓颉码是NFJII 五笔是QOGF 四角号码是25343 郑码是RFDS

〔鱄〕字的UNICODE是9C44。 十进制为40004,UTF-32:00009c44,UTF-8:E9 B1 84。

〔鱄〕字的异体字是

鱄的笔顺

折叠展开

鱄的意思

折叠展开

zhuānㄓㄨㄢ

基本解释

古书上说的一种淡水鱼:“鱼之美者,洞庭之~。”

〔青~〕即“”。

〔黄~〕即“竹荚鱼”。

姓。

鱄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37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477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1475頁,第9

廣韻》:職緣切;《集韻》、《韻會》:朱遄切;《正韻》:朱緣切,𡘋音專。
說文》:魚也。
儀禮・士喪禮》:鱄鮒九腊。
家語》:魚之大者名爲鱄。
呂氏春秋》:魚之美者,洞庭之鱄。

又,《廣韻》:專諸,吳刺客。或作鱄。
左傳・昭二十年》:乃見鱄設諸焉,而耕於鄙。〔註〕鱄諸,勇士。

又,《廣韻》、《集韻𡘋徒官切,音團。
山海經》:黑水南流注于海,其中多鱄魚,其狀如鮒而彘尾,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註〕鱄音團扇之團。

又,《廣韻》:旨兗切;《集韻》、《韻會》:主兗切;《正韻》:止兗切,𡘋音轉。又,《集韻》:豎兗切,音善──義𡘋同。

又,《集韻》:龍眷切,音戀──人名。
左傳・成十四年》:吾不獲鱄也,使主社稷。〔註〕鱄,衞侯衍之母弟。

注解

〔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鱄〕字拼音是zhu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專

〔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uān]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淡水鱼:“鱼之美者,洞庭之~。”⑵ 〔青~〕即“鲐”。⑶ 〔黄~〕即“竹荚鱼”。⑷ 姓。

鱄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鱄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鱄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旨兖切頁碼387頁,第6

鱄魚也。从𤋳專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殊剸反頁碼937頁,第6行,第4

鱄魚也。從魚專聲。

鍇注臣鍇按:鱄,目赤魚。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旨兖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304頁,第3許惟賢1002頁,第4

鱄鱄魚也。

段注《士喪禮》。魚鱄鮒九。鱄,鮒皆常用之魚也。故《春秋》有名鱄字子魚者。《呂覽》曰:魚之美者,洞庭之鱄。今本作𩹲。非也。《廣韵》。鱄出洞庭湖。《山海經》曰:鱄魚,其狀如鮒而彘尾。《江賦》亦有𧐕𧐕與鱄葢非一物。

从魚。專聲。

段注旨兖切。十四部。郭樸音𧐕如團扇之團。

鱄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64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975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735頁
4說文校箋第506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459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686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85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70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454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03頁,第26字
11標注說文第487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405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414頁【補遺】第17737頁
14通訓定聲第303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09頁【崇文】第4033頁
16說文句讀第1653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85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071頁,第4字

鱄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nchovy
  2. Zhuan (Eig, Fam)

鱄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鱄(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鱄(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鱄(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鱄(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鱄(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