馵
笔顺 反馈

复制

zhù ㄓㄨˋ

馬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U+99B5
汉语字典

馬部

13画

3画

上下结构

zhu

zhù

CAJ 86 、 COAJ 98

SFT

CUE

71442

99B5

[1211254444132] 横、竖、横、横、竖、横折钩、点、点、点、点、横、撇、竖

馵字概述

折叠展开

〔馵〕字拼音是zhù 部首是馬, 总笔画是13画。

〔馵〕字是上下结构

〔馵〕字仓颉码是SFT 五笔是CAJ 86 、 COAJ 98 四角号码是71442 郑码是CUE

〔馵〕字的UNICODE是99B5。 十进制为39349,UTF-32:000099b5,UTF-8:E9 A6 B5。

〔馵〕字的异体字是

馵的意思

折叠展开

zhùㄓㄨˋ

基本解释

后左脚白色的马。

馵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馬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34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434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1428頁,第15

唐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𡘋音注。
說文》:馬後左足白也。
爾雅・釋獸》:左白,馵。又,膝上皆白惟馵。
詩・秦風》:駕我騏馵。

又,《玉篇》:馬懸足也。
易・說卦傳》:震爲馵足。陸佃云:馵足,蓋取其躁,故二絆其足,言制之而動。今字書,䭴从馬,一絆其足;馵,二絆其足;𮩸,囗其足。

又,《集韻》:朱欲切,音燭,義同。

注解

〔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馬部

〔馵〕字拼音是zhù,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馬、廾

〔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ù] ⑴ 后左脚白色的马。

馵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馵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馵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之戍切頁碼322頁,第21

馵馬後左足白也。从馬,二其足。讀若注。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支處反頁碼793頁,第7行,第1

馵馬後左足白。從馬,二其足。讀若注。《易》曰:「爲馵足。」指事。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之戍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848頁,第1許惟賢807頁,第8

馵馬後左足白也。

段注左當作𠂇。《釋嘼》、《毛傳》皆曰:後左足白曰馵。《說卦傳》曰:震爲馵足。

从馬二其足。

段注謂於足以二爲記識。如𩡧於足以一爲記識也。非一二字。變篆爲隸。𩡧旣作䭴。則󵊧作馵。與篆大乖矣。石經作馵。

讀若注。

段注之戍切。古音在三部。讀如祝。

馵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34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800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611頁
4說文校箋第409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383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1380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35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73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035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51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396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329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566頁【補遺】第17453頁
14通訓定聲第1420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28頁【崇文】第3309頁
16說文句讀第1320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469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913頁,第13字

馵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orse with white back legs
  2. (cheval)​

馵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馵(玉书·春秋·侯马盟书)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馵(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馵(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馵(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馵(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馵(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馵(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馵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