雃
笔顺 反馈

复制

jiān ㄐㄧㄢ

隹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96C3
汉语字典

隹部

12画

4画

左右结构

jian

jiān

GAWY

MTOG

AENI

10415

96C3

[113232411121] 横、横、撇、竖、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雃字概述

折叠展开

〔雃〕字拼音是jiān 部首是隹, 总笔画是12画。

〔雃〕字是左右结构

〔雃〕字仓颉码是MTOG 五笔是GAWY 四角号码是10415 郑码是AENI

〔雃〕字的UNICODE是96C3。 十进制为38595,UTF-32:000096c3,UTF-8:E9 9B 83。

雃的意思

折叠展开

1jiānㄐㄧㄢ

基本解释

同“”。鳥名,即鵁鶄。《集韻•麥韻》:“鳽,鳥名。《爾雅》:‘鳽,鴻龍。’似鳧,高足,毛冠。或从隹。”

2qiānㄑㄧㄢ

基本解释

雝渠。鸟名,即鶺鴒。《説文•隹部》:“雃,石鳥,一名雝𪆫,一曰精𠛱。”

人名用字。《説文•隹部》:“雃,《春秋傳》:‘秦有士雃。’”

雃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隹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66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1365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1354頁,第10

正字通》:雃字譌省。

注解

〔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隹部

〔雃〕字拼音是ji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开、隹

〔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ān] ⑴ 同“鳽”。鳥名,即鵁鶄。《集韻•麥韻》:“鳽,鳥名。《爾雅》:‘鳽,鴻龍。’似鳧,高足,毛冠。或从隹。” [qiān] ⑴ 雝渠。鸟名,即鶺鴒。《説文•隹部》:“雃,石鳥,一名雝𪆫,一曰精𠛱。”⑵ 人名用字。《説文•隹部》:“雃,《春秋傳》:‘秦有士雃。’”

雃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雃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雃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上反切苦堅切頁碼112頁,第16

雃

異體

雃石鳥。一名雝渠。一曰精𠛱。从隹幵聲。《春秋傳》:「秦有士鳽。」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七反切棄妍反頁碼294頁,第4行,第2

雃石鳥。一名雝渠。一曰精列。從隹幵聲。《春秋傳》秦有士雃。

鍇注臣鍇曰:「《爾雅》:『即雝渠,雀屬,飛則鳴,行則揺。』士雃,人姓名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上反切苦堅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568頁,第8許惟賢254頁,第8

雃石鳥。一名雝渠。一曰精列。

段注《毛傳》曰:脊令,雝渠也。飛則鳴。行則搖。不能自舍爾。《釋鳥》作𪃹鴒。俗字也。精列者,脊令之轉語。

从隹。幵聲。

段注苦堅切。十二部。

《春秋傳》秦有士鳽。

段注見《左傳》襄九年。按鳽當是士會之後。傳云:秦人歸其帑。其處者爲劉氏。葢處者不皆爲劉氏。或鳽之後乃改氏劉。

雃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21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300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235頁
4說文校箋第149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142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502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866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027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731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89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146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111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4039頁【補遺】第16601頁
14通訓定聲第2888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294頁【崇文】第1173頁
16說文句讀第425頁
17古字詁林第四冊,第110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378頁,第2字

雃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雃(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雃(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雃(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雃(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雃(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