鄛
笔顺 反馈

复制

cháo ㄔㄠˊ

阝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911B
汉语字典

阝部

13画

11画

左右结构

chao

cháo

VJSB

VDNL

ZDFY

27927

911B

[5552511123452] 撇点、撇点、撇点、竖、横折、横、横、横、竖、撇、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鄛字概述

折叠展开

〔鄛〕字拼音是cháo 部首是阝, 总笔画是13画。

〔鄛〕字是左右结构

〔鄛〕字仓颉码是VDNL 五笔是VJSB 四角号码是27927 郑码是ZDFY

〔鄛〕字的UNICODE是911B。 十进制为37147,UTF-32:0000911b,UTF-8:E9 84 9B。

鄛的意思

折叠展开

cháoㄔㄠˊ

基本解释

中国汉代乡名,在今河南省新野县南。

鄛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55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276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1263頁,第4

唐韻》、《集韻》、《韻會𡘋鉏交切,音巢。
說文》:南陽棗陽縣名。
後漢・宦者傳》:鄭衆封鄛鄕侯。

又,《集韻》:莊交切,音釗──義同。

注解

〔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鄛〕字拼音是chá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巢、⻏

〔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áo] ⑴ 中国汉代乡名,在今河南省新野县南。

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鄛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鉏交切頁碼209頁,第21

鄛

異體

鄛南陽棗陽鄉。从邑巢聲。

附注鈕樹玉校錄:「《玉篇》注:『南陽棘陽鄉名。』《地理(志)》、《郡國志》並作『棘陽』。則『棗』字非。」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助交反頁碼537頁,第7行,第1

鄛南陽棗陽鄉。從邑巢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鉏交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166頁,第4許惟賢513頁,第5

鄛南陽棘陽鄉。

段注棘各本作棗。誤。今依《後漢書》宦者傳注及《玉篇》正。南陽郡棘陽,二志同。今河南南陽府新野縣東北七十里有棘陽城是也。鄛其鄉名也。

从邑。巢聲。

段注鉏交切。二部。

鄛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13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532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410頁
4說文校箋第266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257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922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594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433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36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63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263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212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6649頁【補遺】第16988頁
14通訓定聲第125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560頁【崇文】第2237頁
16說文句讀第851頁
17古字詁林第六冊,第314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638頁,第11字

鄛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鄛(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鄛(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