裶
笔顺 反馈

复制

fēi ㄈㄟ

衤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88F6
汉语字典

衤部

13画

8画

左右结构

fei

fēi

PUDD 86 、 PUHD 98

LLMY

WTKC

31211

88F6

[4523421112111] 点、横撇/横钩、竖、撇、点、竖、横、横、横、竖、横、横、横

裶字概述

折叠展开

〔裶〕字拼音是fēi 部首是衤, 总笔画是13画。

〔裶〕字是左右结构

〔裶〕字仓颉码是LLMY 五笔是PUDD 86 、 PUHD 98 四角号码是31211 郑码是WTKC

〔裶〕字的UNICODE是88F6。 十进制为35062,UTF-32:000088f6,UTF-8:E8 A3 B6。

裶的意思

折叠展开

fēiㄈㄟ

基本解释

〔~~〕a.衣服长的样子,如“衯衯~~,扬袘戍削。”b.旌旗飘扬的样子,如“建太常兮~~。”

裶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80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119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1094頁,第21

唐韻》:芳非切;《集韻》:芳微切,𡘋音霏──衣長貌。
韻會》:曳衣貌。詳字註。又,《類篇》:匪微切,音飛──義同。

注解

〔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裶〕字拼音是fē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非

〔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ēi] ⑴ 〔~~〕a.衣服长的样子,如“衯衯~~,扬袘戍削。”b.旌旗飘扬的样子,如“建太常兮~~。”

裶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裶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裶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薄回切頁碼273頁,第2

異體

裵長衣皃。从衣非聲。

鉉注臣鉉等案:《漢書》「裵回」用此。今俗作徘徊,非是。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六反切步雷反頁碼700頁,第1行,第2

裵長衣皃。從衣非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薄回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574頁,第3許惟賢689頁,第7

裵長衣皃。

段注此卽《子虚賦》裶字也。若《史記》《子虚賦》〉。弭節裵回。《漢・郊祀志》。神裴回若畱放。乃長衣引伸之義。《後漢書・蘇竟傳》注云:裴回謂縈繞淹畱是也。俗乃作俳佪,徘徊矣。

从衣。非聲。

段注薄回切。按當芳非切。十五部。舊在褺篆之後。今移此。

裴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37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687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522頁
4說文校箋第350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331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195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04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18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765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13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342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283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418頁【補遺】第17260頁
14通訓定聲第2217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722頁【崇文】第2885頁
16說文句讀第1124頁
17章授筆記第352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59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03頁,第1字

裶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裶(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裶(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裶(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裶(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裶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