芚
笔顺 反馈

复制

tún ㄊㄨㄣˊ chūn ㄔㄨㄣ

艹部 共7画 上下结构 U+829A
汉语字典

艹部

7画

4画

上下结构

tun chun

tún chūn

AGBN

TPU

EHZI

44717

829A

[1221525] 横、竖、竖、横、竖折/竖弯、竖、竖弯钩

芚字概述

折叠展开

〔芚〕字拼音是tún,chūn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7画。

〔芚〕字是上下结构

〔芚〕字仓颉码是TPU 五笔是AGBN 四角号码是44717 郑码是EHZI

〔芚〕字的UNICODE是829A。 十进制为33434,UTF-32:0000829a,UTF-8:E8 8A 9A。

芚的意思

折叠展开

1túnㄊㄨㄣˊ

基本解释

(草木)初生:“春木之~兮。”

2chūnㄔㄨㄣ

基本解释

浑然无所知:“众人役役,圣人愚~。”

芚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41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019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987頁,第12

唐韻》、《集韻》、《韻會𡘋徒渾切,音豚。
玉篇》:菜似莧,可食。

又,《類篇》:木始生貌。揚子《法言》: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

又,《集韻》:敕倫切,音椿──無知貌。
莊子・齊物論》:聖人愚芚。李軌讀椿,郭象讀治本切。

注解

〔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芚〕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ún、chū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屯

〔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ún] ⑴ (草木)初生:“春木之~兮。” [chūn] ⑴ 浑然无所知:“众人役役,圣人愚~。”

芚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芚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芚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green sprout; foolish

芚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芚(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芚(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芚(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芚(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芚(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芚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