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qiān ㄑㄧㄢ

⺮部 共23画 上下结构 U+7C64
汉语字典

⺮部

23画

17画

上下结构

qian

qiān

TWWG

HOIM

MOKA

88153

7C64

[31431434341211121111534] 撇、横、点、撇、横、点、撇、点、撇、点、横、竖、横、横、横、竖、横、横、横、提、斜钩、撇、点

籤字概述

折叠展开

〔籤〕字拼音是qiān 部首是⺮, 总笔画是23画。

〔籤〕字是上下结构

〔籤〕字仓颉码是HOIM 五笔是TWWG 四角号码是88153 郑码是MOKA

〔籤〕字的UNICODE是7C64。 十进制为31844,UTF-32:00007c64,UTF-8:E7 B1 A4。

〔籤〕字的异体字是

籤的笔顺

折叠展开

籤的意思

折叠展开

qiānㄑㄧㄢ

基本解释

见“”。

详细解释

1.一种占卜用具。用来求神问佛、占卜吉凶的细长竹条。

抽签、求签。

2.可书写文字,作为标记之用的纸片。

书签、标签。

3.用竹子或木材制成的尖细条状物。

牙签、竹签。

4.一种赌博用具。其上刻有骨牌点,视点数多寡以决胜负。

qiānㄑㄧㄢ

详细解释

1.上面刻写著文字、符号的细长的小竹片或小细棍儿,用来占卜、赌博或作计数的筹码等。

求签、抽签。

2.用竹子、木材或塑胶制成的尖细条状物。

牙签。

3.作为标志用的小条儿。

标签、书签。

4.〈口〉粗疏地缝合。

签裤腿。

qiānㄑㄧㄢ

籤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6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905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866頁,第3

廣韻》:七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千廉切,𡘋音簽。
說文》:驗也。一曰銳也、貫也。
玉篇》:竹籤,用以卜者。

又,典籤,官名。
北史・蕭泰傳》:泰子寶未弱冠,名重一時。隋文帝輔政,引爲丞相府典籤。

又,《正韻》:幖也。

注解

〔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籤〕字拼音是qiā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韱

〔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iān] ⑴ 见“签”。

籤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籤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籤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七廉切頁碼145頁,第15

籤驗也。一曰銳也,貫也。从竹韱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七占反頁碼371頁,第7行,第2

籤驗也。從竹韱聲。一曰鋭也,貫也。

鍇注臣鍇曰:「籤出其處爲驗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七廉切古音第七部頁碼783頁,第5許惟賢349頁,第7

籤驗也。

段注驗當作譣。占譣然不也。小徐曰:籤出其處爲驗也。

一曰銳也。貫也。

段注銳貫二義相成。與占譣意相足。

从竹。韱聲。

段注七廉切。七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尖,俗字,或作兓、㦰。

尖乃俗字,《說文》所無。或謂當作㦰,或謂當作兓,然籤字一訓銳,亦可用為尖字(韱本从㦰聲)。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竹、韱(ㄒㄧㄢ xiān)聲。從「竹」,表示材質;「韱」表示音讀。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籤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88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386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297頁
4說文校箋第191頁,第23字
5說文考正第179頁,第24字
6說文今釋第64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14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63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5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15頁,第29字
11標注說文第189頁,第17字
12說文注箋第150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4915頁【補遺】第16722頁
14通訓定聲第493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390頁【崇文】第1557頁
16說文句讀第580頁
17章授筆記第197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687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468頁,第7字

籤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ally; lot; marker
  2. signer, étiquette, fiche de bambou

籤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籤(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籤(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籤(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籤(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