篺
笔顺 反馈

复制

ㄆㄧˊ

⺮部 共17画 上下结构 U+7BFA
汉语字典

⺮部

17画

11画

上下结构

pi

TRRF

HQHJ

MDNE

88546

7BFA

[31431412132511312] 撇、横、点、撇、横、点、横、竖钩、提、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

篺字概述

折叠展开

〔篺〕字拼音是pí 部首是⺮, 总笔画是17画。

〔篺〕字是上下结构

〔篺〕字仓颉码是HQHJ 五笔是TRRF 四角号码是88546 郑码是MDNE

〔篺〕字的UNICODE是7BFA。 十进制为31738,UTF-32:00007bfa,UTF-8:E7 AF BA。

〔篺〕字的异体字是

篺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ㄆㄧˊ

基本解释

古人名用字。

篺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40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896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856頁,第20

集韻》、《韻會𡘋蒲街切,音牌──篺,筏。
爾雅・釋言》:舫泭也。〔註〕水中篺筏。〔疏〕《方言》云:泭謂之篺,篺謂之筏。

又,《集韻》:闕人名
春秋》楚有史猈,或作篺。

又,《集韻》:蒲糜切,音皮;頻彌切,音陴;蒲瞻切,音䀀。又,上聲,部買切,音矲──義𡘋同。

注解

〔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篺〕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捭

〔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í] ⑴ 古人名用字。

篺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篺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