箷
笔顺 反馈

复制

shī ㄧˊ

⺮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U+7BB7
汉语字典

⺮部

15画

9画

上下结构

shi yi

shī

形声字

TYTB

HYSD

MSMY

88212

7BB7

[314314415331525] 撇、横、点、撇、横、点、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横折钩、竖、竖弯钩

箷字概述

折叠展开

〔箷〕字拼音是shī,yí 部首是⺮, 总笔画是15画。

〔箷〕字是上下结构

〔箷〕字仓颉码是HYSD 五笔是TYTB 四角号码是88212 郑码是MSMY

〔箷〕字的UNICODE是7BB7。 十进制为31671,UTF-32:00007bb7,UTF-8:E7 AE B7。

〔箷〕字的异体字是

箷的意思

折叠展开

1shī

基本解释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2ㄧˊ

基本解释

古同“”。

箷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27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890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850頁,第28

集韻》:商支切,音施──竹名。

又,《廣韻》:弋支切;《集韻》:常支切,𡘋音匙──衣架。
爾雅・釋器》:竿謂之箷。〔疏〕凡以竿爲衣架者,名曰箷。

又,《集韻》:通作䈕。

又,《集韻》:余支切,音弛。揚子《方言》:榻前几也。趙魏之閒謂之箷。

注解

〔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箷〕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hī、yí,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施

〔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ī]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yí] ⑴ 古同“椸”。

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箷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箷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箷(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箷(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箷(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